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11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1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理性外向型

【答案】理性外向型是对采访对象按照个性类型进行分类的一种,这一类采访对象有较强的理性思考能力,不容易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而且善于与人交流。他会把自己想告诉记者的内容通过良好的表达方式传递给记者。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在大多数情况下,记者都比较省心,因为不需要过多地提问,采访对象就会较为主动地把信息传递给记者,而且这些信息通常都有比较高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记者提问过于频繁,往往会适得其反。但是,当这一类采访对象想刻意隐瞒某些信息时,记者在挖掘事实真相时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2. 第一手材料

【答案】第一手材料又称“直接材料”,它是指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所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现场访问新闻人物、参加实践以及现场收集的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是最生动形象的材料,也是记者检验其他材料的依据。

3. 访问

【答案】访问又称“口头采访’,、“谈话采访”、“访谈”,是采集新闻材料的最基本的力一法之一,是记者有目的地同采访对象交谈,在有限的时间内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访问可以分为个别访问、集体访问两种方式。访问是采访的必经过程,有利于记者做深层的挖掘,不善于进行访问的记者难以称之为优秀。

4. 隐性采访

【答案】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藏真实身份与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手段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其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己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5. 新闻娱乐化

【答案】新闻娱乐化是指新闻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即“硬新闻软着陆”。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严肃新闻节目的比例下降,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