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中级)题库>出版历史知识题库

问题:

[多选] 下列关于印刷术发明后图书流通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 . 从唐代中后期起,图书贸易的客体开始由手抄书扩大到印本书
B . 从唐代中后期起,图书贸易的主体也由私家扩大到书坊
C . 随图书交易增加,图书交易场所、时间逐渐固定
D . 图书市场逐渐完善,经营手段逐渐多样化
E . 中国古代的图书贸易虽受小农经济和地域、交通诸因素的影响,但经营规模仍然很大

随着石印、铅印技术的应用,我国书籍形态发生的新变化有()。 书刊整体设计意识加强。 图书可以双面印刷,出现了精装、平装的样式。 书的形态由左翻本变成右翻本。 开始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最终定格为统一的蝴蝶装形式。 下列哪项不是脾的生理功能()。 水谷的受纳和腐熟。 水谷精微的转输。 水液的吸收和转输。 脏器位置的维系。 血液的统摄。 纸张普遍使用后的中国古代图书装帧形式有()等。 蝴蝶装。 圆籍精装。 骑马订装。 包背装。 线装。 下列关于"官刻"的说法,正确的有()。 始于五代冯道刻印《九经》。 由中央政府所设专门机构统一组织,地方官府不得擅自进行。 多以正经、正史为主,强调教化功能。 官刻书往往字大行疏、开本阔大、纸墨精良、装潢铺陈。 官刻本质量普遍优于私刻本。 关于中国古代刻书业的编辑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最初的编辑工作主要是校勘。 小规模刻书主要由专人从事校勘工作。 私刻的业主往往是学者,有能力从事编辑之事。 "清代校勘第一人"是顾广圻。 最早的有关编辑出版业务工作条例是《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下列关于印刷术发明后图书流通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印刷术发明后图书的流通。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