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一经师的学说己“立于学官”,设立了博士,那么他的经说即称
A. 家法
B. 师法
C. 经学
D. 经典
【答案】B
2. 随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国经学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标志是( )
A. 设置博十
B. 守师法家法
C. 建立察举制
D. 创办太学
【答案】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掌握了解程度。这道题很多人都会选A ,原因是没有彻底理解四个字,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施教机构系统和管理系统。博士在汉代是指太学的正式教师。所以,只是设置博士是肯定不能标志一个教育制度的形成的,肯定是创办了公办学校才能标志教育制度的建立。太学,是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设立,是三大文教政策之一,其他两项分别是,独尊儒术,重视选士。其实就是:重儒,育士,选士。而建立察举制度就是建立了一个考试制度,而不是教育制度。
3.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
A. 指导教育实践
B. 规范教育行为
C. 揭示教育规律
D ,制定教育方针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科学研究目标的理解情况。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样类型的题目在教育学原理的前几年的试题中考查过,
就是说,科学对应的就是规律,明白这个关键点,这道题选对也就很容易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 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基本可以用“愚”、“弱”、“穷”、“私”这四
个字来代表,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四大教育”理论,其中,解决“愚”这一问题的是( )。
A. 生计教育
B. 卫生教育
C. 文艺教育
D. 公民教育
【答案】C
5. 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
A. 制度教育学
B.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 批判教育学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教育理论流派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制度教育学重视制度的教育价值;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工具,主张以重大的社会问题作为课程内容;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主张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批判教育学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6. 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
A. 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
B. 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C.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D. 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周时期贵族家庭儿童教育的特点的了解程度。《礼记·内则》记载了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俞。男辈革,女辈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可见,在家庭中,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如取食物用右手等,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如尊敬长辈的礼节,以及确立初级的数、方位和时间观
念。在男尊女卑的思想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7. 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改革以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为主体的“三分制”中等教育体系,试图消除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不平等,人力推动建立( )。
A. 统一学校
B. 国立中学
C. 中间学校
D. 综合中学
【答案】D
8. 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 )
A. 陈鹤琴
B. 梁漱溟
C. 晏阳初
D. 黄炎培
【答案】B
9. 美国利用庚款兴学在中国兴建了什么学校? ( )
A. 京师学堂
B. 清华学堂
C. 天津学堂
D. 福州学堂
【答案】B
10.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活动,到某小学开展了分时段分项日课堂教学的系统观察。这体现了文献检索的( )。
A. 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B. 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
C. 非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D. 非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
【答案】C
11.随着书院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 )
A. 大都授
B. 下帷讲学
C. 讲论讲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