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工程931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文档与维护人员有关的有( )。
A. 软件需求说明书
B. 项目开发计划
C. 概要设计说明书
D. 操作手册
【答案】C
【解析】在进行软件维护时了解原有软件的总体情况是很重要的。概要设计说明书能准确地描述了对软件系 统的数据要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出错处理需求、接口需求、约束、逆向需求及将来可能提出的需求,对了解己有软件的总体情况有很大帮助。在对己有软件做重大修改之前仔细阅读、认真研究概 要设计说明书,可以避免许多修改错误。
2. 将几个逻辑上相似的成分放在一个模块中,该模块的内聚度是( )的。
A. 逻辑性
B. 瞬时性
C. 功能性
D. 通信性
【答案】A
【解析】逻辑内聚:模块内执行几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能。
3. 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内部最好是( )。
A. 逻辑内聚
B. 时间内聚
C. 功能内聚
D. 通信内聚
【答案】C
【解析】功能内聚是最强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因此模块不能再分割。
4. ( )只供对象内部的其他服务使用,不对外提供。
A. 外部服务
B. 内部服务
C. 内嵌服务
D. 上层服务
【答案】B
【解析】对象的服务分为外部服务和内部服务两种,其中,内部服务只供内部的其它服务使用,不对外提供,外部服务只供对象外部的其它服务使用,不对内提供。
5. 软件结构图中,模块框之间若有直线连接,表示它们之间存在( )。
A. 调用关系
B. 组成关系
C. 链接关系
D. 顺序执行关系
【答案】A
【解析】软件结构图也就是为了反映软件系统中组件之间相互关系和约束的体系结构设计图,一般通过分层次或分时间段等方式说明体系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组合关系,软件结构图中的方框表示模块,方框间的直线表示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6. 应用执行对象的操作可以改变该对象的( )。
A. 属性
B. 功能
C. 行为
D. 数据
【答案】A
【解析】对象之间的消息构造称为消息,对象之间通过消息的传递可以通过执行对象的操作来改变该对象的属性。
7. ( )详细描述软件的功能、性能和用户界面,以使用户了解如何使用软件。
A. 概要设计说明书
B. 详细设计说明书计
C. 用户手册
D. 用户需求说明书
【答案】C
【解析】在软件文档中,概要设计说明书主要说明系统的功能分配、模块划分、程序的总体结构、I/O及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错误处理设计等内容;详细设计说明书着重描述每个模块是如何实现的;用户手册帮助用户了解软件的使用,需要描述软件的功能、性能和用户界面;用户需求说明书是开发人员和用户经过充分沟通后对软件需求的共同理解,主要说明软件的功能、性能和运行环境等内容。
8.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底向上测试的优点是随着上移,驱动模块逐步减少,测试开销小一些
B. 自底向上测试的优点是比较容易设计测试用例
C. 自顶向下测试的优点是较早地发现高层模块接口、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D. 自顶向下测试的优点是使低层模块的错误能较早发现
【答案】D
【解析】自顶向下测试的优点是能较早地发现高层模块接口、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初期的程序概貌可让人们较早地看到程序的主功能,增强开发人员的信心。
9. 结构化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用于( )。
A. 测试用例设计
B. 概要设计
C. 程序设计
D. 详细设计
【答案】B
【解析】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基于模块化、自顶向下细化、结构化程序设计等程序设计技术基础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软件设计成由相对独立且具有单一功能的模块组成的结构,可用于软件开发的概要设计。
10.可行性分析中,系统流程图用于描述( )。
A. 当前运行系统
B. 当前逻辑模型
C. 目标系统
D. 新系统
【答案】A
【解析】研究正在运行的系统应该收集、研究、分析现有系统的文档资料,实地考察现有系统,在考察的基础上,访问有关人员,然后描绘现有系统的高层系统流程图,与有关人员一起审查该系统流程图是否正确。这个系统流程图反映了现有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处理流程。
二、填空题
11.如果在一个服务中包括了多项可独立定义的功能,则它是_____,应尝试把它分解为多个服务。
【答案】低内聚的
12.功能模型由多张数据流图组成。数据流图中包含_____、_____、_____对象和_____对象。
【答案】处理;数据流;动作;数据存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