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省培养单位昆明动物研究所852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同源异型基因

【答案】同源异型基因是指存在于多种无脊椎动物和高等脊椎动物中的一类在体节发育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主导性作用。这些基因都含有一个称为同源框的的

因的表达。

2. 核仁组织区

位,可组织形成核仁,不包括

3. 类病毒(viroid )。

4. 溶酶体

【答案】溶酶体

基因。

序列,编码的同源异型结构域形成的螺旋-转角螺旋结构作为反式作用因子启动特定基

基因

所在的部

【答案】位于细胞核特定染色体的次缢痕处,

是染色体中核糖体

【答案】类病毒是指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 构成的类似病毒的简单生命体。

是指存在于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

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在不同细胞内其形态数量迥异,同时执行不同生理功能,具有异质性特征。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 5.

【答案】

的中文名称细胞识别。细胞识别主要是指细胞表面的受体或者配体与

相邻细胞表面的配体或者受体选择性识别、结合并引起一系列下游生理生化反应的过程,对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6. 肌原纤维

【答案】

肌原纤维

是指肌纤维中许多纵行的,

直径约

的圆筒状的微细结构,

带,两侧

与肌肉的收缩有直接关系。骨骼肌的肌原纤维的单位是肌节,

藉线隔开,

其中间有有带,明-暗重复单位是肌肉收缩和舒张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7. 印迹术(blotting )。

RNA 或蛋白质转移到某种基膜【答案】印迹术是指通过电泳或毛细管作用将DNA 、(如DBM 滤纸、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的过程。由于此类过程类似于把墨渍吸到吸墨纸上而称为blotting , 可译为“印渍术”。根据转移成分的不同,印迹术分为DNA 印迹术

和蛋白质印迹术

第 2 页,共 51 页

印迹术

当用凝胶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再进行印迹时,

则为伊斯特尔印迹术

8. 基因敲除

【答案】基因敲除是指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使目的基因功能丧失的人工定向突变技术。多用于各种遗传疾病的研宄,如研究特定基因的细胞生物学活性、研究发育调控的基因作用和确定信号通路分子的上下游关系等。

二、选择题

9. (多选)

A.

合成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和结合在亚单位上

参与质子运动

B.

和间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C.c

上的

D. 三个的构象是相同的 【答案】ABC

【解析】在任一时间,上3个催化亚基的构象总是不同的,与核苷酸结合也不一样,每个催化位点与核苷酸的结合按顺序经过三种构象:紧密结合态(T 态)、松散结合态(L 态)和空置态(不与任何核苷酸结合的0态)。在

合成过程中,3个催化亚基的构象发生顺序变化,

每一个催化亚基要经过3次构象改变才催化合成1个A TP 分子。

10.下面哪种细胞器以分裂方式增殖( )。

A. 过氧化物酶体 B. 尚尔基体 C. 溶酶体 D. 内质网 【答案】A

【解析】成熟的过氧化物酶体通过分裂的方式增生。

11.(多选)依赖于钙离子的细胞表面黏着因子是( )。

【答案】ABD

【解析】A 项,钙黏蛋白是一种同亲型结合一类异亲型结合、

依赖的细胞黏着糖蛋白;B 项,选择素是

依赖的细胞黏着分子,能与特异糖基识别并结合;D 项,整联蛋白属于异

亲型结合依赖性的细胞黏着分子,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黏着。

12.在代谢活跃的细胞的核仁中,核仁最主要的结构是( )。

A. 纤维中心

第 3 页,共 51 页

B. 致密纤维组分 C. 颗粒组分 D. 前核仁体 【答案】C

【解析】颗粒组分主要由核糖核蛋白颗粒构成,在合成代谢活跃的细胞,需要合成的核糖体就越多,相应产生的核糖核蛋白体的数量越大,从而使颗粒组分成为最主要的结构。

13.中等纤维中的结蛋白主要存在于( )。

A. 肌细胞 B. 上皮细胞 C. 神经细胞 D. 间质细胞 【答案】A

【解析】中等纤维按其组织来源及免疫原性可分为5类,分别为角蛋白纤维,波形纤维,结蛋白纤维,神经元纤维,神经胶质纤维。结蛋白纤维存在于肌细胞中。

14.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需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的一项是( )。

A. 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B. 红细胞保钾排钠 C. 腺细胞分泌的酶排出细胞 D. 小肠对Ca 、P 的吸收 【答案】C

【解析】ABD 三项,都是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需要消耗能量,更需要特异性的载体的协助。C 项,腺细胞分泌通过胞吐作用,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参与。

15.微管蛋白在一定条件下,能装配成微管,其管壁由几根原纤维构成?( )

A.9 B.11 C.13 D.15

【答案】C

【解析】在微管装配的过程中,

二聚体形成后,再形成原纤维

经过侧面増

加而扩展为片层,至13根原纤维时,即合拢形成一段微管。

16.关于线粒体的主要功能叙述( )。

A. 由丙酮酸形成乙酰辅酶A B. 进行三羧酸循环

C. 进行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并形成

第 4 页,共 5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