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专业硕士]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设系统缓冲区和用户工作均采单,从外读入1个数据块到系统缓冲区的时间为100, 从系统缓冲区读入1个数据块到用户工作区的时间为5, 对用户工作区中的1个数据块行分析的时间为90(如下图所示)。进程从外设读入并分析2个数据块的最短时间是( )
A.200
B.295
C.300
D.390
【答案】C
【解析】数据块1从外设到用户工作区的总时间为105, 在这段时间中数据块2没有进行操作。在数据块1进行分析处理时,数据块2从外设到用户工作区的总时间为105, 这段时间是并行的。再加上数据块2进行处理的时间90, 总共是300, 故答案为C 。
2. 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 磁盘是外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没有关系
B. 对速度极慢或简单的外围设备可以不考虑设备的状态直接进行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
C. 从输入/输出效率分析,DMA 方式效率最高、中断方式次之、程序查询方式最低,所以才有DMA 方式淘汰中断方式、中断方式淘汰程序查询方式的发展过程
D. 在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中需要组织I/O接口,而DMA 方式和通道方式就不需要了
【答案】B
3. 总线的基本传输机制是猝发式传送。利用_____可以实现总线间的_____传送,使所有的
允许_____总线_____工作。
A. 桥
存取都按CPU 的需要出现在总线上。
B. 猝发式
C. 并行
D. 多条
【答案】A ,B ,D ,C 。
4. 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 在
C. 周期内,传送方式中,不能执行程序 首先执行入栈指令将程序计数器内容保护起来 控制器每传送一个数据就窃取一个指令周期
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首先要根据中断优先级B. 中断发生时,D. 输入输出操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答案】D 【解析】A 项,和可并行执行;B 项,中断发生时,
判定是否响应中断,响应中断后才会有保存现场操作;C 项,
单位进行的,每传送一个数据块窃取一个指令周期。
5. 在机器数中,( )的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 原码
B. 补码
C. 反码
D. 原码和反码
【答案】B
6. 的数据传送是以数据块为基本是一个与处理器无关的_____,它采用_____时序协议和_____式仲裁策略,并具有能力。
A. 集中
B. 自动配置
C. 同步
D. 高速外围总线
【答案】D ,C ,A , B 。
7. 磁盘驱动器向盘片磁层记录数据时采用( )方式写入。
A. 并行
B. 串行
C. 并一串行
D. 串一并行
【答案】B
8. 采用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
B. 扩大主存储器的存储空间,且能进行自动管理和调度
C. 提高外存储器的存取速度
D. 扩大外存储器的存储空间
【答案】B
9. 若某文件系统索引结点(inode )中有直接地址项和间接地址项,则下列选项中,与单个文件长度无关的因素是( )
A. 索引结点的总数
B. 间接地址索引的级数
C. 地址项的个数
D. 文件块大小
【答案】A
【解析】根据文件长度与索引结构的关系可知,只有选项A 是与单个文件长度无关的。
10.假定编译器将赋值语句“x=x+3; ”转换为指令”addxaddt ,3”,其中xaddt 是x 对应的存储单元地址,若执行该指令的计算机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并配有相应的TLB , 且Cache 使用直写(WriteThrough )方式,则完成该指令功能需要访问主存的次数至少是( )。
A.0
B.1
C.2
D.3
【答案】C
【解析】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时,若页表全部放在内存中,则存取一个数据最少要访问两次内存:第一次是访问页表,得到所存取的数据或指令的物理地址;第二次根据该地址存取数据或指令。在配有TLB 的页式虚拟管理方式中,如果给出的地址在TLB 中,则直接根据该地址取数据或指令,仅需要一次访问内存。Cache 使用直写方式时,计算完需要将数据写回到内存中,因此完成整个指令功能至少需要访问主存2次。
11.某数采用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为C6400000H ,则该数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为C6400000H 表示为二进制格式为1100011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转换为标准的格式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