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宣传的七种策略。
【答案】宣传有以下七种策略:
(1)扣帽子或称辱骂法。
扣帽子是指给某思想或某事物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经过检查就拒绝和谴责它。如“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扣帽子经常在政治和战争时期的场合被使用,但很少用于广告。这种手段运用含有负面含义的贬损的语言或者词汇来描绘敌人。这种宣传手段试图给一个目标贴上某种公众所憎恶的标签,从而在公众中激起对该目标偏见。通常,扣帽子这种手段会以挖苦和讥讽的方式运用,经常在政治漫u 和文章中出现。
(2)粉饰法或光辉泛化法。
粉饰法是指把某事物和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就接受或赞同它,如“新政”。这种方法在政治活动和政治宣传中被经常运用。粉饰是指对于个体接收者来说有着不同的积极含义的词,而这些词被连接到具有很高价值的概念上。当这些词被运用的时候,会促使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仅仅因为那样一个重要的概念被牵扯进来。被经常用做粉饰词的包括荣誉,光荣,爱国,自由。
(3)移花接木法或转移法。
将某种令人尊敬的事物的权威、影响力、声望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使后者更容易被接受,如名人广告。这种手段试图使接受者用他们看待一个事物的方式同样地看待另外一个事物,在思想中将两者联系起来。尽管经常地被用来将负面感觉从一个事物上传递到另一个事物上,这种手段也可以被用于正面的方式。将一个事物联系到接受者尊重或者喜爱的另外一个事物,接受者就会产生积极的感觉。但是,在政治中,移花接木法经常被用来将指责或者负面感情从一个政治家身上转嫁到另一个政治家,他的朋友们或者政党成员身上,或者政党本身。
(4)证词法。
证词是指名言或者赞同的话,不管是否仍然和当下的情况密切相关,这些话试图将一位名人或者德高望重者和一件产品或者项目联系在一起。证词法和移花接木法非常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试图将一位令人接受的人和另外一个事物联系在一起。证词法经常用于广告和政治攻势。
(5)平民百姓法。
宣传者采用平民百姓手段来试图使公众相信他的观点反应了那些普通人的观点,而他们在为普通人谋取福利。宣传者会经常试图用一些特别受众的口吻,以及用一些惯用语和笑话,来增强
这种印象。这种手段在和上面提到的粉饰法一起运用的时候最有效,来试图说服公众,宣传者对于那些他们所珍视的观点的态度和他们是一样的,因而更加有说服力。
(6)洗牌法或洗牌作弊法。洗牌法,或称选择性遗漏,是指仅仅展示那些对某种理念或者提议有利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与之抵触的信息。选择使用事实或谎言、例证或不相关的材料、合理或不合理的陈述,对某种观念、规划、人或产品作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洗牌法在几乎所有形式的宣传中都会使用,并且在用来劝说大众的时候非常有效。尽管大部分在洗牌法的运用中所展示的信息是真实的,这种方法的危险在于它忽略了重要的信息。
(7)挟众宣传或乐队花车法。
挟众宣传是一种在战争期间和和平时期都最惯常的手段,并且在现代广告宣传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挟众宣传吸引接受者去跟从人群,去加入人群,因为别人也这样做。由于通常的人总是想和胜利者站在一头,他/她会感觉不得不加入进来。但是,在现代宣传中,挟众宣传又有了一个新的方式。接收者需要被宣传说服,从而相信由于所有的其他人都在做这件事,如果他们不做,他们就会被排除在外。
2. 简述互联网与新媒体造就的传媒新业态。
【答案】(1)传播结构上的变化
①实体上,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是新型的传播一接收终端。人们不再需要报纸、收音机和电视等传统的接收媒介,在电脑和手机上就可以看报、听广播和看视频。②内容上,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既有其独特的传播内容,但也并非完全独立。
大众可以进行内容生产,新闻博客、播客和微博上每时每秒都在产生新的信息; 一些以往无法在传统媒体上刊载或播出的新闻信息可以流传出来,并随着网友们频繁的转发得到传播; 传统媒体的记者现在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通过博客和微博来寻找消息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一种“互动联盟”,前者负责爆料引出话题,后者随后跟进,进一步扩大信息的传播面和传播效果。
对于传媒业结构来说,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压力,部分地改变了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信息采编流程,但其尚未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信息生产力量,它的运作还有赖于传统媒体。
(2)传播理念上的转变
①报业:同归精英
受到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纸媒的发行周期、发行成本、发行模式都必须改换;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媒,报纸数百年来积累起来的传播公信力和专业的采编队伍是互联网和新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
报纸更适合做大型的深度报道和深度解读,进而成为严肃公正的多元意见交流平台; 对深度报道、评论感兴趣的基本上是社会精英阶层。
报纸将回归它的初期状态:精英媒体。报纸看似放弃了以动态新闻为主的报道阵地,实则更加强化了公信力和权威性。
②电视:主导娱乐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诞生之时,受到技术条件如带宽、屏幕硬件等方面的影响,电视并没有像报纸那样受到如此巨大的冲击。电视在当代还牢牢地占据着传媒业的第一把交椅。
作为同互联网和新媒体最为“相像”的传统媒体,“电视屏幕”与“电脑屏幕”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受众对于节目的视/听觉震撼性有很高的需求,电视行业要进一步加强其高品质节目的制作,充分发挥其休闲娱乐功能。
③广播:受众细分
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广播的潜在受众和真实受众人数都在增加,对节目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广播应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内容细分,使其目标受众定位更加明晰,把握受众的真实需求,戮滞,,忠实受众,从而拉动收听率增长。
(3)业务操作上的调整
互联网和新媒体对于传媒业的影响,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来看,基本上可以分成两大力一面:一是对于所有传统媒介产品进行“数字化”; 二是对于不同媒介产品进行融合。
①信息的“数字化”
快速、海量、互动和多媒体的综合运用,使得信息的传播打破了原来媒体时空限制、单向传递和表达方式单一的局面,信息数量的大爆炸和传递手段的多样化齐头并进。
传统媒体的应对:传统媒体内容的“数字化”,报纸推出网络版,手机报; 电视台开办网站,发展IPTV ,推出手机电视; 广播台也建立自己的互动平台,并积极推行数字广播。
②新闻采编流程的转变
强调新闻的“事发地,,和信息“始发地”重合、新闻的“发生时间”和信息的“传播时间”重合、新闻的“当事人”和信息的“发出者”重合。
一批为了适应网络传播要求而培养出来的“全能记者”开始活跃在各大媒体采访的第一线。大众百姓得以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中,“公民新闻”浮出水面。
③媒介产品的融合(三网融合)
由于技术的进步,基于三网融合平台上的多种不同媒体之间将实现资源共享。
(4)媒介产值链的重组
从媒介经营的整体趋势来看,内容生产、套餐捆绑、销售服务这一完整的上、中、下游价值链都将在媒介融合的前提下完成重组。
①在媒介融合时代,内容生产将更具专业性和独创性。传媒业整体内容的丰富性离不开个体个性化的创造。
②媒介承包商将不同的节目进行套餐捆绑,为受众提供更多的选择种类,各种媒介形态的产品只需一次购买就能呈现到受众眼前。
③媒介产品的销售服务更为精准,更有针对性地找到目标受众群体,更有效、更清晰地勾勒出广告与销售的市场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