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招警考试题库>公务员遴选题库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材料1:目前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以超20%的速度递增。2004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达22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额高达500亿元。据资料显示,“八五”计划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平均递增27%,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有公车35O万辆,含司勤人员在内年均耗用3000多亿元人民币,全国平均每人负担20元,已大大超过年度国防开支,更比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加起来还多。2004年,中国至少有公车400万辆,公车消费财政资源4085亿元,大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3%以上。2006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刘满仓和政协委员刘光复提到,“每年各级政府官员公车私用费用达2000多亿元,几乎和2006年的国防开支相近”。估计现在每年公车消费金额达7000亿元,是国家投入教育经费的2倍以上。
材料2:某省人事厅包括省编办近年来公务车辆配备混乱,公车使用严重超标,在厅机关出现了一个“超级车队”:只有126名公务员的厅机关正在使用的公车达42辆,这还不包括一些购买后仍未挂牌使用的车辆,也不包括下属事业单位的十多辆汽车。该省人事厅干部向记者提供了一份今年初全厅车辆配置、车辆型号、车辆牌照号码清单。记者发现这个厅12名厅级领导配有13辆汽车,另有一辆拟给厅级领导使用还没挂牌的丰田凯美瑞,达到了一人一辆。除此之外,还有2辆公车是配备给已办理退休手续的2名副厅级干部的,他们退休后仍在两个省人才类协会中任职。除了厅级领导“人人配车”外,该省人事厅下属各处室也绝大多数实现了“室室有车”。该省人事厅各处室使用的车辆共19辆,不包括厅办公室1辆未挂牌面包车,其中办公室5辆、外专局2辆、老干处2辆,政策法规处、公务员处、专技处、工资处等10个处室各1辆。省编办下属各处室共配备使用汽车3辆,不包括1辆新买未挂牌的帕萨特。该省级党政机关大多数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车辆配备上按标准、编制控制。例如省国防科工委机关现有干部103名,12名厅级干部,共14个处室,目前配备汽车13辆。但在该省人事厅,国家和省内的有关规定近年均被突破。据分析,这些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包括副巡视员在内的副厅级以上干部全是每人配备一辆汽车;二是个别退休的厅级干部仍配有汽车;三是人事厅下设的处室,除个别外全都单独配车。据了解,10年前这个厅才配备5辆汽车,而现在增加到了40多辆,这些车大都有专职司机,每辆车的司机一年支出1万多元,油和养路费支出至少3万到4万元,这样测算,仅用车一项,人事厅一年就要花掉近200万元,人均车辆使用费用近2万元。
材料3:刘光复委员认为,政府机关管理部门必须带头做到节约资源,但是,除了腐败行为和错误决策造成的浪费以外,还有很多类似于公车私用的浪费现象。他列举了五大官员公务支出严重浪费的形式,一是由来已久的形式主义的浪费,如节日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豪华办公的浪费,一些县级市的办公楼甚至可以和欧洲中等国家的总统府相媲美。三是公私不分的浪费,除了公车私用之外,还有私人请客办事公家买单。四是迎来送往的浪费,如今,会议加礼品加旅游已经成了固定的接待模式。据了解,全国招待费用支出每年达数千亿元,远远超过在教育上的支出。五是出游培训的浪费,全国每年公款出国旅游或考察花费2000亿元,而这些考察培训更多的是一种待遇而非工作,实际并无必要。

对数用符号()表示。 ["A、ind","B、rot","C、log","D、lm"] 若要将表格转换成文本,先选定要转换的表格,打开“表格”菜单,选择“将表格转换成文本”命令,返时系统将弹出“将表格转换成文本”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 ["A、段落标记","B、空格","C、逗号","D、制表符"]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在民盟、民进联组会上,胡锦涛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胡锦涛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材料1:在重庆市西南部,江津区的几江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被中国网民称为“国内第一豪华街道办事处”。德感街道办事处篆山坪村办公楼进楼需过两扇高约4米、宽可进轿车、上面镶嵌狮子的大铁门,站在直径1米多的罗马柱门框下,需仰头才能看到房顶,楼内有21间房,面积为1200平方米,出入的是11名以深蓝色西服为工作服的男女。事实上,要是再把目光投向重庆市更高级别的政府部门、单位,办公楼则更是一家赛一家庞大和豪华。如果再把目光从三峡库区、从重庆市投向全中国,类似的情况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按照建设部的说法,中国662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城镇存在类似情况。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山西省浑源县,2006年县财政预算还不到1亿元,但该县检察院却耗费1000多万元建起豪华办公楼。山西省忻州煤矿安全监察局仅有10名工作人员,却有四五十间带卫生间的超大面积的办公室,有36套超大面积住房。另外,外观状似“白宫”的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政府办公楼,更以其山水景观式的建筑格局和35万平方米的占地规模闻名天下。 材料2: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认了这些情况的存在和严重性:每年的政府行政管理费用已经膨胀到7000亿元以上。“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应强烈。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制止。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大楼,严禁建设豪华堂馆所,切实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材料3:“各地的豪华办公楼说明了政府机关在行使权力时有大量的灰色收入。”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表示。事实也有佐证。2004年10月,公安部警务督察局在河北省公安厅的协助下,查处了张家口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大肆罚款创收,继而盖起造价2000万元的宿舍楼和豪华办公楼的情况;2004年11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级法院花费3000多万元盖办公楼,超出财政预算1000万元,由于无钱支付工程款被建筑公司告上法庭;2006年5月,山西省浑源县检察院利用参与公路治超的机会,动用了上千万元罚没款盖豪华办公大楼被查处。事实上,除了正常的税收外,现在公安、工商、卫生、计生„„几乎每一个有行政收费、罚款等经济来源的地方政府部门都在千方百计“创收”,尽管国家规定了“收支两条线”政策,但是各种部门“总是有办法把大部分钱要回来”,除了部分用来发放员工福利外,更多的款项都被用来进行各种基础建设。 11月27日至28日,全国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座谈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预测今年我国粮食总产可望超过1万亿斤,将实现连续第四年增产,同时也指出在新的粮食生产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指出,在去年基数较高、气象和生物灾害偏重、政策效应递减的情况下,今年粮食仍然获得大丰收,而且破解了过去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连续四年增产,扭转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两增一减”或“两增一平”的局面;解决了增粮不增收的难题,在惠农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加上结构优化和产业化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了产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种粮农民收入连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今年安徽粮食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62元;产量和质量同步提高,化解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预计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优质率将分别提高17.7个、24个、18.8个和22.3个百分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协调发展,走出了“粮上经下”或“经上粮下”的怪圈,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形势下,棉花、糖料总产均创历史新高,蔬菜、水果等产品数量充足,花色品种丰富,基本实现均衡供应。危朝安说,总结今年粮食增产的经验,可以看到今年中央和各地领导高度重视,惠农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今年种粮农民直接受惠的财政支农投入将超过7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以上;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为粮食丰收做出了巨大贡献,安徽的“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陕西的“小麦标准化示范工程”、江苏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方”、山东的“玉米千斤省行动”等,把专家产量变成了农民产量,把试验产量变成了推广产量;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也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针对今年偏重发生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各地沉着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生产损失,通过防控病虫害,河南挽回小麦产量损失60亿斤以上,湖北预计挽回粮食损失100亿斤。1万亿斤的跨越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从恢复发展跨入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综合国际粮食市场变化、气候条件、农业劳动力结构、资源约束性等因素来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和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材料1:目前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以超20%的速度递增。2004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达22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额高达500亿元。据资料显示,“八五”计划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平均递增27%,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有公车35O万辆,含司勤人员在内年均耗用3000多亿元人民币,全国平均每人负担20元,已大大超过年度国防开支,更比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加起来还多。2004年,中国至少有公车400万辆,公车消费财政资源4085亿元,大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3%以上。2006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刘满仓和政协委员刘光复提到,“每年各级政府官员公车私用费用达2000多亿元,几乎和2006年的国防开支相近”。估计现在每年公车消费金额达7000亿元,是国家投入教育经费的2倍以上。
材料2:某省人事厅包括省编办近年来公务车辆配备混乱,公车使用严重超标,在厅机关出现了一个“超级车队”:只有126名公务员的厅机关正在使用的公车达42辆,这还不包括一些购买后仍未挂牌使用的车辆,也不包括下属事业单位的十多辆汽车。该省人事厅干部向记者提供了一份今年初全厅车辆配置、车辆型号、车辆牌照号码清单。记者发现这个厅12名厅级领导配有13辆汽车,另有一辆拟给厅级领导使用还没挂牌的丰田凯美瑞,达到了一人一辆。除此之外,还有2辆公车是配备给已办理退休手续的2名副厅级干部的,他们退休后仍在两个省人才类协会中任职。除了厅级领导“人人配车”外,该省人事厅下属各处室也绝大多数实现了“室室有车”。该省人事厅各处室使用的车辆共19辆,不包括厅办公室1辆未挂牌面包车,其中办公室5辆、外专局2辆、老干处2辆,政策法规处、公务员处、专技处、工资处等10个处室各1辆。省编办下属各处室共配备使用汽车3辆,不包括1辆新买未挂牌的帕萨特。该省级党政机关大多数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车辆配备上按标准、编制控制。例如省国防科工委机关现有干部103名,12名厅级干部,共14个处室,目前配备汽车13辆。但在该省人事厅,国家和省内的有关规定近年均被突破。据分析,这些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包括副巡视员在内的副厅级以上干部全是每人配备一辆汽车;二是个别退休的厅级干部仍配有汽车;三是人事厅下设的处室,除个别外全都单独配车。据了解,10年前这个厅才配备5辆汽车,而现在增加到了40多辆,这些车大都有专职司机,每辆车的司机一年支出1万多元,油和养路费支出至少3万到4万元,这样测算,仅用车一项,人事厅一年就要花掉近200万元,人均车辆使用费用近2万元。
材料3:刘光复委员认为,政府机关管理部门必须带头做到节约资源,但是,除了腐败行为和错误决策造成的浪费以外,还有很多类似于公车私用的浪费现象。他列举了五大官员公务支出严重浪费的形式,一是由来已久的形式主义的浪费,如节日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豪华办公的浪费,一些县级市的办公楼甚至可以和欧洲中等国家的总统府相媲美。三是公私不分的浪费,除了公车私用之外,还有私人请客办事公家买单。四是迎来送往的浪费,如今,会议加礼品加旅游已经成了固定的接待模式。据了解,全国招待费用支出每年达数千亿元,远远超过在教育上的支出。五是出游培训的浪费,全国每年公款出国旅游或考察花费2000亿元,而这些考察培训更多的是一种待遇而非工作,实际并无必要。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