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614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复习题4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中国古代三种不同性质的报纸。
【答案】(1)进奏院状
唐代驻首都的各地进奏院发布的,被当时人称为“进奏院状”、“状报”、“报状”、“上都留后状’夕、“留邸状报”、“邸吏状’夕、“报”的这一类物事,己经具有一定的官报的性质。它是一种在当时的政府机构内部发行和传递的“官报”,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
经由进奏院传发的这些报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皇帝的起居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任免事项,臣僚们的章奏和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此外,这些报状还有以下一些特点,即:
①它是不定期地由派驻首都的进奏院向地方传发的,其读者主要是地方的藩镇和诸道长官。 ②它在行文上还保留有某种官文书的痕迹,但不同于一般的官文书,它所提供的官方信息,往往早于正式的官文书。
③它所提供的信息,绝大多数属于朝廷的政事活动,有的和收阅者有直接关系,有的并无直接关系。
④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一些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一些则是从他们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2)邸报
①宋代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氏日报”。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是都进奏院。在都进奏院的管辖下,负责信息采集和传报工作的是进奏官。
②比起唐代的进奏院状,宋代的“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的特征和封建政府官报的色彩。 a. 唐代进奏院状只是一种由派驻首都的进奏官们向自己的藩镇长官们报告朝廷信息的新闻信,而宋朝的“邸报”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b. 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
c. 由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信息量逐渐加大,新闻的时效性也有所加强。
③“邸报”的内容,主要有“朝廷政事设施、号令、赏罚、书诏、章表、辞见、朝谢、差除、注拟”等几项。见于宋人记载的,至少包括以下内容:①皇帝的诏旨; ②皇帝的起居; ③官吏的任免; ④臣僚的章奏; ⑤军事情报; ⑥刑罚。
(3)“小报”
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和“邸报”一样,“小报”并没有固定的
第 1 页,共 6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