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0 2018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17 2018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26 2018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33

一、概念题

1. 线性规划

【答案】线性规划是一种合理利用资源、调配资源的应用数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目标的最大化,即以消耗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使产出最大,也可以使投入达到最小。

2. 政策调整

【答案】政策调整是指依据政策评价的结果,对实施中的现行政策采取补充、修正和终止的动态过程。政策调整的基本内容有:

(1)政策补充。在被认为继续可行的政策中,增加新的内容,拓展政策的规范空间,以适应内外政策因素变化的需要。

(2)政策修正。改正政策中那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错误内容,同时还依据新的政策环境,修订已经过时的内容,进一步增强与保证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3)政策终止。取消失误的政策,重新制定新政策。

3. 结构适度问题

【答案】结构适度问题是指涉及一个或几个决策者,和相对来说有限数量的政策选择方案的问题。方案的效用一致能够反应决策目标的一致。然而所选择的政策方案,其后果是不确定的,即使是在可接受的误差之内,结果预测也有相当大的困难。结构适度问题的原型来自政策模拟。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可以说明这类问题的特征。

4. 政策执行

【答案】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因此,可以把政策执行界定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政策执行作为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在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政策执行的原则有:①执行目标与政策目标统一原则; ②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原则; ③刚性制约与柔性协调互补原则; ④时效性与稳妥性兼顾原则; ⑤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原则; ⑥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并举原则:⑦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5. 政策问题论证

【答案】政策问题论证是指在构建政策问题过程中,围绕政策问题,通过科学于段、有针对性地证明该问题的性质的过程。政策问题的论证可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功能论证和小论证。

6. 公共政策问题

【答案】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1)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①社会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

②对上述问题的察觉与认同。只有上述现象或问题己为大多数公众所察觉,潜在的社会问题才能变成现实的政策问题。

③价值、利益与规范的冲突。冲突激烈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决策当局的重视与行动,此时社会问题就转变为政策问题。

④团体的活动与力量。在现代社会,人们只有加入一定的团体或组织,以团体或组织的力量和行动才有可能影响政府决策部门。

⑤政府的必要行动。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决策权力的行使者,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政策问题有两个基本条件:

a. 政府不能包揽一切社会问题的治理,有些社会问题需要靠市场交换机制或社会自治机制来解决;

b. 属于政府能力范围内的事务,有些社会问题虽然属于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但政府受财力、精力等治理能力的限制,也可能会消极对待某些社会问题。

(2)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

①政策问题的关联性。政策问题并非是单独存在的孤立实体,事实上,某一领域的政策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其他领域的政策问题,不同领域的政策问题是相互关联着的。

②政策问题的主观性。虽然政策问题有其客观情势,但最主要的是人类以概念淦释问题情境的感觉产物,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③政策问题的人为性。只有当人们对改变某些问题情势的希望做出判断时,才可能产生政策问题。

④政策问题的动态性。一个政策问题可能具有不同的答案,答案本身也很可能转变成为一个问题,因此,政策问题与解决方案经常互相流动。

二、简答题

7. 说明政策规划的特质。

【答案】政策规划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采取科学方法,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设定一套未来行动选择方案的动态过程。政策规划的特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政策规划是目标导向的。政策规划即在“达成未来事务现状”,因此其具有一定的目标导向,其主要表现就是任何一项政策规划必须有前瞻性与指导性。要实现政策规划所设计的“未来状态”,就必须有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而未来事务状态的订定,必须考虑目标与资源的配合。

(2)政策规划的变革取向。要实现未来状态,就必须逐步改变现状,才可能最终达成未来状态,因此,政策规划必须要有“变动性”与“创新性”。

(3)政策规划的选择取向。政策规划在“选择与设计”,包含一系列的抉择活动,其表现在选择卜要有广度、深度、连续性、相关性。也就是在进行规划时,要设法扩大选择的机会,在有限的资源下,做有效的选择。

(4)政策规划的理性取向。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重视理性。其真正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环境、目标、手段之间的有效搭配,从而产生政策规划的可行性情形,如果政策规划超越了环境的限制; 便缺乏其可行性。从日标与手段之间的配合,产生政策规划的有效性情形。

(5)政策规划的群体取向。现代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政策规划己难以由单方面的知识思考分析来决定,必须由相关方面的机关、人员的相互协作与配合。

8. 简述新西兰的政府再造。

【答案】新西兰政府的改革范畴相当广泛,并不局限于行政改革,而是扩及金融、货币、劳动市场、选举、政治等层面。其再造原则与策略有:

(1)新西兰政府再造的原则

①政府不应介入由社区或民间企业经营可获致更高效率的活动,只能涉入由民间经营没有效率或效能之活动。

②以民间经营方式建构的企业实体将可获致最高效率,留在公共部门的事业组织及运作必须采用民间公司的形式。

③在功能明确且不冲突、政策与营运功能分离、商业与非商业功能分离的情况下,政府各部门运作伊始最有效率。

④清楚界定政府各部门、各皇家机构及个别文官的目标,具有潜在冲突的责任应该安排在不同的体制中。

⑤在中央控制降至最低并让政府各部门主管对组织完全负责时,预期绩效可达最高。

⑥政府部门活动之成本,须考虑市场因素,亦即品质、数量、成本应以顾客的需求为判断标准。

(2)新西兰政府再造的策略

新西兰推动改革的组织主要为:国家公务委员会、财政部、首相与内阁部。新西兰的政府再造主要由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与民营化两部分组成。

①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

a. 开源节流。新西兰政府主要是以增税的方式来削减预算赤字,一方面以扩大税基、降低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