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现代信息社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作为信息时代人才的一种基本能力,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2000年,我国在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以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2003年,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增加对西部农村中小学校的资金投入、软硬件环境建设等,大大改善了西部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教学条件,为西部农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但是,目前来说,西部农村中小学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还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西部农村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不高,且提高缓慢。
本文以我国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为目的,分析了陕西农村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具体情况,就如何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由五章组成。
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整体描述,包括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标与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已有的相关研究及教育现状,说明了目前关于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已有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是对陕西农村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现状。在调查中选取陕西农村中学的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我国实际,设计调查问卷,并深入陕西农村中学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分析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第三章是对陕西农村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本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对陕西农村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教育观念落后、校方管理导向偏移、信息化建设严重不足、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低、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不当等。
第四章是陕西农村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为了有效地解决陕西农村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影响进行了详细而深入地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立足信息技术课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相结合、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等,加快陕西农村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步伐。
第五章是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