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818管理学原理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辨析题

1. 织变革的阻力是直接的、公开的、消极的,应予以杜绝。

【答案】T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能,特别是在动荡不定的环境条件下,要想使组织顺利地成长和发展,就必须自觉地研究组织变革的内容、阻力及其一般规律,研究有效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组织变革意味着原有状态的改变,意味着破旧立新。面对改革,组织中的一些人必须放弃自己原有的观念、行为方式,适应新盼方式。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有可能对变革形成阻力,变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消除阻碍变革的各种因素,缩小反对变革的力量,使变革的阻力尽可能降低,必要时还应该运用行政的力量保证组织变革的顺利进行。

2. 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以及综合性原理( )

【答案】错

3. 分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所以分工越细,效率就越高。

【答案】F

随着生产社会化,一个企业不可能做到一个产品各个生产环节的高效率,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就要把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分化出去给擅长的组织去做。但这并不意味着分工越细,效率越高。效率=产出/投入,即效率是由生产投入和产出的比值决定的。与分工的的细致与否没有必然的关系。

二、简答题

4. 简述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

【答案】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主要体现为:

(1)含义不同

管理决策又称战术决策或策略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做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业务决策又称日常管理决策,是组织为了解决日常工作和业务活动中的问题而做的决策。

(2)范围不同

管理决策针对组织的长期目标,属于影响范围较大的战略型决策; 业务决策针对短期目标,大部分属于影响范围较小的常规性、技术性的决策。

(3)目的不同

管理决策直接关系到为实现战略决策所需要的资源的合理组织和利用。业务决策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产经营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它往往是和作业操制结合起来进行的。

5. 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 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而是没有满意。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并举例加以说明之。

【答案】(1)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 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而是没有满意。其含义为:满意和不满意两者并不是相对的概念,中间还有没有满意和没有不满意两种状态。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相互独立的,因此,试图在工作中消除不满意因素的管理者只能给工作场所带来和平,而未必具有激励作用。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也称为激励一保健理论)指出,内部因素与工作满意有关,外部因素与工作不满意有关:

①激励因素。又称外部因素,指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是保持职工达到合理满意水平所必需的因素,即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激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 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 b. 工作上的成就感; c. 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 d. 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e. 职务上的责仟感。具备这些因素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

②保健因素。又称内部因素,指那些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员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主要包括组织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由于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2)示例:组织改变以往拖延发送工资的情形,消除导致员工不满意的因素时,只能使员工由不满意状态变为没有不满意状态,而不能使员工获得满意感。

6. 简述Z 理论。

【答案】Z 理论是由美国日裔学者威廉·大内在比较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小同的管理特点之后,参照X 理论和Y 理论,提出来的新理论。其研究的内容是人与企业、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Z 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Z 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可以激励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对待同事,为企业忠心耿耿地工作; 微妙性是指企业对员工的不同个性的了解,以便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特长组成最佳搭档或团队,增强劳动生产率; 而亲密性强调个人感情的作用,提倡在员工之间应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1)要在员工文化背景不同的企业中实现向“z 型”企业的转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建立支持管理宗R 的“新的”平等关系; ②发展人际关系的技能; ③使雇佣稳定化; ④设立一种缓慢的评价和晋升制度; ⑤扩大职业发展的道路,发展非专业化职业道路; ⑥确立实行参与管理的领域; ⑦使整

体关系得到发展。

(2) Z 理论下的团队的突出特点

①任务权力不等同于行政权力,职责规定与完成专业任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任务的完成与个人的能力、自觉性有关。一些非正式组织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行政权力”对工作的影响; ②人员就业和发展是稳定的,但整个外部“赶超型”的经济发展环境维持了个人应有的竞争危机感,从而促进团队的整体性发展;

③强调营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对每个人员的行为产生足够的影响力,支持团队宗旨的最终贯彻; ④强调人际关系的沟通技能,实现“日本式”的微妙管理;

⑤决策由集体做出,责任也由集体共同承担。这样,就使得企业所需要的创新性建议和变革,极可能由于被认定偏离企业文化主流而遭到拒绝。这样,以这种团队为基础的企业,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就无法及时做出反应。

总之,X 理论和Y 理论基本回答了员工管理的基本原则问题,Z 理论将东方国度中的人文感情揉进了管理理论。Z 理论可以看作是对X 理论和Y 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在员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灵活掌握制度与人性、管制与自觉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实施最符合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管理方法。

7. 如何正确运用奖金与罚款这两种经济于段?

【答案】奖金的名目不宜过多,以免分散目标; 奖金的数额不宜过小,以提高奖励的效价; 奖金取得的条件不宜过严或过宽,以保证必要的期望值; 奖金发放还要密切联系企业或部门的经济效益,同样的超额劳动,在不同效益的企业里奖金数量可能不同。这样,奖金才能起到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作用。罚款的名日和数额要适当,不能滥用。要防止用罚款代替管理工作、代替思想工作的倾向,以免招致职工的不满和反对。奖励与惩罚最重要的是严明,该奖即奖,当罚则罚,激励正气,祛除邪气。只有这样,才能使奖金与罚款真正成为有效的管理手段。

8. 简谈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答案】正式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卜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正式结构形成的组织群体。而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和活动中,由于共同的感情、兴趣或观点而结成的非正式小团体。

(1)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主要有: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①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产生创造条件。人与人之间,非正式接触形成的心理基础、习惯、行为力式,有助于正式组织的沟通和理解的顺利实现,为正式组织的正常运转创造条件。

②非正式组织赋予正式组织以活力。离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仅仅是一堆干巴巴的职能、制度、程序和目标,仅仅是理性的、机械性的行为系统。有了人们相互之间的非正式的接触、感情交流、认同、刺激,才赋予正式组织以血肉、活力和创造性。这种非正式的、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客观上会影响到正式组织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