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于何时颁布()。 1980年。 1984年。 1986年。 1981年。 1990年。
患者,女性,38岁,劳累性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乏力,气短,时有咯血,听诊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临床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该患者左心房增大,左心房内可见附壁血栓,其超声特点为()。 A.形状不规则。 无蒂。 有蒂。 活动度大。 活动度小。
机体接触外来化学物时,如果吸收速度超过解毒和排泄速度,就会出现毒物在体内逐渐增多的现象。毒物对蓄积部位可有作用,也可无作用。当化学物的蓄积部位不是它的毒作用部位,或对蓄积部位相对无害时,这种器官或组织通常称为化学物的()。 代谢转化器官。 靶器官。 储存库。 排泄器官。 非靶器官。
男性,43岁。3小时前呕血1次,自觉头晕,乏力、出汗。查体:心率110次/分,四肢湿冷,肝掌,腹壁静脉曲张,超声示腹水。该患者最可能的出血原因是()。 A.急性胃黏膜病变。 食管癌。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消化性溃疡。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
男性,50岁。腹泻1天,水样便3-4次,自服呋喃唑酮(痢特灵)6片,次日感畏寒、发热、头晕,并解茶红色小便1次来诊。体检:重度贫血貌,巩膜黄染,肝脾未扪及。化验:Hb60g/L,网织红细胞O.201(20.1%),尿隐血阳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20年前因发热服磺胺药后有过类似症状发作,未作治疗,1周后自愈。此例最可能诊断是()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海洋性贫血。 药物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人类沙门菌感染的疾病类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