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微生物研究所852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的中文名称是Hayflick 界限。Hayflick 界限是指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具有有限分裂次数的现象。动物体细胞在体外可传代的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细胞的分裂能力与个体的年龄有关。正常人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即使条件适宜,细胞也不能无限制地进行分裂;即使是机体中可以终生分裂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也有分裂次数的极限;即使给予丰富的营养、生长因子和足够的生长空间也是如此。

2.

核仁组织区

【答案】位于细胞核特定染色体的次缢痕处,

是染色体中核糖体

位,可组织形成核仁,

不包括

3.

易位子

【答案】

易位子

个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内质网膜上的一种蛋白复合体,其中心有一

的“通道”,其功能与新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有关。基因。基因所在的部

4.

透明质酸

【答案】透明质酸是一种重要的糖胺聚糖,是増殖细胞和迁移细胞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尤其在早期胚胎中含量特别丰富。

5. 第二信使

【答案】第二信使是指受细胞外信号的作用,在细胞质溶质内形成或向细胞质溶质释放的细胞内小分子,负责将信号传到细胞内部,

信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6.

程序性细胞死亡

【答案】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的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杀”现象,是主动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是生物体在漫长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的细胞“自杀”机制,其重要作用是清除多余的、受损的、癌变的或微生物感染的细胞,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类型有多种,细胞凋亡只是其中之一。

第 2 页,共 40 页等。第二信使通过其浓度变化(增加或减少)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调节细胞内酶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

7.

【答案】的中文意思是单克隆抗体技术,是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 和Kohler 发明的技术,并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它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 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杂交,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的技术。

8. ATP synthetase(ATPase )。

【答案】ATP synthetase 又称F 1-F 0-ATP 酶,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异养菌和光合细菌中,是生物体能量转换的核心酶。该酶分别位于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或质膜上,是跨膜的通道蛋白,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或者说在它的引导下,质

子通过膜来驱动从

和无机磷酸合成

二、选择题

9.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它们(

A.

各自在基质中有一个双链

B.

各自在基质中有多个双链

C.

叶绿体基质中有多个双链

D.

线粒体基质中有多个双链

【答案】B

【解析】(1)线粒体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具有自己的遗传体系和蛋白质合成系统,

线粒体是双链环状分子,每个细胞具有多个线粒体,

每个线粒体有多个

的总量不到核基因组的

(2

)叶绿体的自主性表现在叶绿体不仅有自己的环状双链

叶绿体基因组是多拷贝的,有的可以多达40个。

10.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过程中都发生的现象是(

A. 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B. 释放细胞内含物到胞外

C. 基因组DNA 的降解

D. 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答案】C

【解析】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质膜反折,包裹断裂的染色质片段或细胞器,然后逐渐分离,形成众多的凋亡小体,凋亡小体则被邻近的细胞所吞噬。整个过程中,细胞质膜的完整性保持良好,死亡细胞的内容物不会逸散到胞外环境中去,因而不引发炎症反应。在细胞坏死时,细胞质膜发生渗漏,细胞内容物,包括膨大和破碎的细胞器以及染色质片段,释放到胞外,导致炎症反应。凋亡通常是生理性变化,而细胞坏死则是病理性变化。

第 3 页,共 40 页)。环环环,而线粒体只有一个环,而叶绿体只有一个拷贝,

但是线粒体

分子,还有自己的核糖体。)。

11.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其中内膜的标志酶是(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B. 单胺氧化酶

C. 腺苷酸激酶

D. 柠檬酸合成酶

【答案】A )。

【解析】B 项,单胺氧化酶是线粒体外膜标志酶。C 项,腺苷酸激酶是膜间隙标志酶。D 项,柠檬酸合成酶是代谢标志酶,位于线粒体基质中。

12.分析难以形成三维晶体的膜蛋白和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等大分子复合体的技术是(

A. 负染色技术

B. 冷冻蚀刻技术

C. 电镜三维重构技术

D.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答案】A

【解析】该技术将电子显微技术、电子衍射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展现出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三维结构的电子密度图。

13.有关细胞质基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胞质基质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 它是一个杂乱无序的结构体系

C. 细胞中的很多中间代谢过程发生在其中

D. 其中也可以发生蛋白糖基化修饰

【答案】CD

【解析】细胞质基质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多数的水分子是以水化物的形式紧密地结合在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表面的极性部位。细胞质基质是一个高度有序的体系,

14.指出下列哪项是原核生物(

A. 病毒

B. 支原体

C. 疟原虫

D. 噬菌体

【答案】B

【解析】噬菌体为植物病毒,病毒不具有细胞形态,疟原虫属于真核生物。)。)。)。

第 4 页,共 4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