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慢性肾衰竭患者无肾性高血压时无需使用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扩张出球小动脉的作用强于扩张人球小动脉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可以减少患者蛋白尿。 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可抑制肾小球的硬化。 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可抑制肾组织细胞炎症反应。
AOPP的主要表现应是() 瞳孔缩小,大汗,流涎。 瞳孔缩小,大汗,流涎,视力模糊。 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心动过缓。 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肌肉颤动。 瞳孔明显缩小,肌肉颤动、昏迷、肺水肿、呼吸衰竭。
控制肾小球内高压力首选的药物是() 钙通道阻滞剂。 β受体拮抗剂。 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 醛固酮拮抗剂。
肾衰竭晚期患者,必需氨基酸每日的给予量为() 0.1~0.2g/kg。 0.2~0.3g/kg。 0.3~0.4g/kg。 0.4~0.5g/kg。 0.5~0.6g/kg。
AOPP时,毒蕈碱样症状的发生主要由于() 胆碱能神经递质老化。 M型受体敏感性降低。 乙酰胆碱过度兴奋运动神经。 乙酰胆碱过度兴奋副交感神经末梢。 乙酰胆碱过度兴奋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下列关于α-酮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