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18新闻理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1

  摘要

一、名称解释

1. 范长江

【答案】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1927年初,他在吴玉章开办的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后进入北大哲学系学习。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写稿。稍后,他成为天津《大公报》撰稿人。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之行。他的通讯首次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一些真实情况,通讯汇集出版为《中国的西北角》。1937年2月,范长江根据陕北之行的采访材料,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在国内第一次披露了西安事变真相,引起极大轰动。1938年,他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后又与胡愈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1939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0年10月在北京逝世。1991年,以范长江名字命名的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开始举办,以奖励全国中青年记者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2. 《朝日新闻》

【答案】《朝日新闻》是日本的代表性报纸,在知识界和社会中上层影响较大。报头系中国隋末唐初的文化人欧阳询的手书笔迹。1879年由木村滕、村山龙平创刊于大阪,1888年进入东京,1919年实行股份公司制。该报早刊通常40个版,发行820多万份,晚刊16版,发行380多万份,合计1212万余份。作为媒介集团的“朝日”,还出版一系列其他报纸、杂志和书籍,拥有许多企业。

3. 公益性广告

【答案】公益性广告是一种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它通常以社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现象为题材,以整个社会为其服务对象,不着眼于商品的推销和利润的获取,而注重思想观念的引导、文明观念的传播、社会公德的弘扬。公益性广告追求公益性和服务性,社会效益是其首要的目的,其意识形态的内涵和教化劝导的作用极为明显。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