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贵州民族大学817行政管理学综合(公共行政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之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国家公务员制度

【答案】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统称或总称。其中包括《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单项制度及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从1980年起,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在全面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借鉴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建立并逐步完善,大致经过了调研准备、推行实施、完善发展三个阶段。它的指导原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制有:能力开发机制、人才奖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勤政廉政保障机制。

2. 行政效率

【答案】行政效率是指一个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总产出与行政总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述为:行政效率一行政产出/行政投入。它含有效益要素、经济要素和时间要素。其重要性表现在:①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 ②提高行政效率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证; ③行政效率高低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④行政效率是检验行政改革成果的客观尺度。

3. 行政信息管理

【答案】行政信息管理(GIRM )是集成性和综合性管理活动,是政府部门为实现行政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行政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开发利用和服务,对信息活动各要素(信息、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资金、技术等)进行规划、顶算、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控制,以实现行政信息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

4. 行政职能

【答案】行政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它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其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 反之,它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行政职能反映行政管理活动的内容、实质与方向,表明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是行政组织设置和改革、行政决

策和执行的基础。因此,它在行政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具有如下特点:执行性、多样性和动态性。

5. 公共危机4R 模型

【答案】罗伯特·希斯(RobeaHeath )从应对策略的角度出发,将危机分四个阶段,即4R 模型,分别是:①缩减(Reduction )阶段,该阶段主要的工作是预防危机的发生和减少危机发生后的冲击程度; ②预备(Readiness )阶段,指在危机发生前,组织应做好响应和恢复计划,对成员进行相对的培训和演习,保证危机一旦发生时一,组织能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并尽快恢复到常态; ③反应(Response )阶段,指在危机爆发后,组织需要及时反应,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危机,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④恢复(Recovery )阶段,是在危机得到控制后,着手恢复工作,就危机处理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改进。

6.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常任

【答案】职务常仟制是某些国家官员仟用的一种制度。现代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对文官实行常仟制。文官经考试录用任职后,除因辞职、过失被辞退或免职、退休、死亡外,一般均长期任职; 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违背个人意愿,强行免职、休职或辞退。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常任既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连续性和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容易导致公务员队伍的人浮于事与不思进取,互相扯皮的现象。因此,应该对公务员队伍进行分类管理,对一些技术性的职务应实行聘仟制。

7. 财务行政

【答案】财务行政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对则务行政还可以有一种狭义的理解,它表示国家行政机关为行使其职能,对行政经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节、监督等管理活动。财务行政主要由政府预决算管理、预算(政府)会计和政府审计构成。

8. 事前评估

【答案】事前评估又名预评估,是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可预测的评估,评估内容必须包含:①对政策实施对象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③对政策可行性进行评估; ③对政策执行后可能产生的效果和影响预先评估。其特点是将评估从单纯的事后检测变成了事前的预测和控制,有利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更好的效果。

二、简答题

9. 政策分析的专门方法有哪些?

【答案】过去的学科研究基本办法就是按照定性和定量来划分,完全就是纯粹的方法,是不足以帮助解决专门的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具有复杂性,需要运用专门的政策分析方法。政策

分析的专门方法具体包括:

(1)过程方法

即把公共政策的形成、决策及实施各阶段看作循环过程,它们之间密切联系。政策过程方法把系统内部的运作分为更为明显的阶段。

(2)实体方法

实体研究方法,和抽象的政策研究相对应,通过把握客观的、具体的政策实体来发现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这样的一种研究方法是非常具体和客观的,比较容易仔细地把握尽可能多的信息。

(3)逻辑实证方法

又称作行为主义方法或科学方法,主要运用理论演绎、模型、假设验证、客观数据、比较方法和严谨的统计分析的方法,是一套非常清晰明了的操作方法。要求:

①要对关键性的概念有清晰的定义和划分;

②要重视研究的前提假设,必须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运用各种理论和模型,避免导致自相矛后或者循环论证的研究结沦;

③运用客观数据和严谨的统计手段一定要具有解释的作用。

(4)量经济学方法

即公共选择理论,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讨论政治领域里面的“理性选择”理论。研究的起点是个体的利益计算。这种方法首先是“理性人,,假设,认为每一个个体都会无视集体利益,而追求自身利益偏好的最大化。

(5)后实证主义方法

后实证主义者主张以价值为基础,包含更符合直觉和意识的分析方法,再结合实证研究。他们并没有排斥实证方法,只是对主宰行为的价值因素的重新重视,是反思后的进步。

从方法论上讲,实证主义擅长把社会现象拆分成各种系数、指标,单纯对某事件本身进行研究和预测。而后实证主义则主张理解各种社会现象,找出其背后的价值日标和变化; 从社会环境中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来解释现象的产生,强调互动和实例研究。总之,它们最基本的差别是对价值和意识的定位。实证主义要求价值中立,后实证主义则肯定价值前提。

价值判断是非常抽象的东西,不同分析者有不同理解。与严谨的实证分析比起来,后实证主义的主张可能导致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遭到了不少的批判。因此,采用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必须警惕纯粹的抽象价值讨论方法。

(6)参与主义路径

参与主义与后实证主义的挑战密切相关,试图把既懂得利益,又有价值偏好的利益涉及者都纳入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扩大参与,允许受政策影响者参与政策过程,从而实现拉斯韦尔所提出的政策科学的民主。要求为个体、利益集团、官僚们提供更宽阔的讨论空间和进谏途径,以便让他们参与到政策设计和再设计。

人们的价值目标是追求政策科学的民主,或者民主的政策过程,参与主义路径恰恰是符合这个价值目标的。这种路径是新近的民主政策趋势,是专门的政策研究视角,可以为政策科学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