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管理学院811管理类综合之财务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最佳资本结构?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有哪些方法?
【答案】最佳资本结构就是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常用的定量分析法包括每股收益分析法、比较资本成本法和比较公司价值法等。
(1)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是在计算不同融资方案下企业的每股收益(EPS )相等时所对应的盈利水平(EBIT )基础上,通过比较在企业预期盈利水平下的不同融资方案的每股收益,进而选择每股收益较大的融资方案。显然,基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的判断原则是比较不同融资方式能否给股东带来更大的净收益。
(2)资本成本比较法
资本成本比较法是指在不考虑各种融资方式在数量与比例上的约束以及财务风险差异时,通过计算各种基于市场价值的长期融资组合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方案,确定为相对最优的资本结构。
(3)比较公司价值法
从根本上讲,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或股价最大化。然而,只有在风险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的増长才会直接导致股价的上升,实际上经常是随着每股收益的增长,风险也会加大。如果每股收益的增长不足以补偿风险增加所需的报酬时,尽管每股收益增加,股价仍然会下降。所以,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应当是可使公司的总价值最高,而不一定是每股收益最大的资本结构。同时,在公司总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下,公司的资本成本也是最低的。
2. 股东如何影响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
【答案】(1)股东从自身需要出发,对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往往施加影响。
(2)稳定的收入和避税。一些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往往要求公司支付稳定的股利,若公司留存较多的利润,将受到这部分股东的反对。另外,一些高股利收入的股东又出于避税的考虑(股利收入的所得税高于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税),往往反对公司发放较多的股利。
(3)控制权的稀释。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就会导致留存盈余减少,这又意味着将来发行新股的可能性加大,而发行新股必然稀释公司的控制权,这是公司原有的持有控制权的股东们所不
愿看到的局面。因此,若他们拿不到更多的资金购买新股以满足公司的需要,宁肯不分配股利而反对募集新股。
(4)股东对风险的态度。风险厌恶者希望发放较多股利,因为现在取得的股利是确定的,而用利润再投资则存在风险。风险偏好者则希望将利润用于再投资,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报酬,所以他们不期望过高的股利支付率。
3. 试说明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的区别。
【答案】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筹资机制不同。直接筹资依赖于资本市场机制如证券交易所,以各种证券如股票和债券为媒介;而间接筹资既可运用市场机制,也可运用计划或行政手段。
(2)筹资范围不同。直接筹资具有广阔的领域,可利用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多;而间接筹资的范围相对狭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少。
(3)筹资效率和筹资费用高低不同。直接筹资因程序较为复杂,准备时间较长,故筹资效率较低,筹资费用较高;而间接筹资过程简单,手续简便,故筹资效率较高,筹资费用较低。
(4)筹资效应不同。直接筹资可使企业最大限度地筹集社会资本,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资信度,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而间接筹资有时主要是为了适应资本周转的需要。
4. 简述资金成本与资金时间价值的区别。
【答案】一般认为,资金时间价值这个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资金参与任何交易活动都是有代价的,因此,资金时间价值着重反映资金随着其运动时间的不断延续而不断增值的性质。具体地说,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的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资金使用者那里获得的报酬;而资金成本是指资金的使用者由于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它们都是以利息、股利等来作为其表现形式,是资金运动分别在其所有者及使用者处的体现。但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资金时间价值表现为资金所有者的利息收入,而资金成本是资金使用者的筹资费用。 第二,资金时间价值一般表现为时问的函数,而资金成本则表现为资金占用额的函数。
第三,资金成本的基础是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成本即时问价值,既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又包括投资风险价值。
二、论述题
5. 试阐述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
【答案】股利分配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1)投资机会
投资机会较多的公司,分派股利较少;投资机会较少的公司,分派股利较多。公司的股利政
策可能会随着投资机会的变动出现波动。
(2)收入稳定性
公司的股利通常会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公司保持股利政策稳定的前提条件是具有稳定的公司收入。公司收入是否能保持稳定,除受行业发展、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外,公司采用的财务政策,如公司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公司的收益。公司运用财务杠杆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公司股利的分配。财务杠杆比例越高,公司分配的股利会越少,同时由于财务杠杆的运用,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在分配股利时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不得分配超过一定比例的现金股利。
(3)公司融资能力的大小
当公司筹资成本较高,筹资渠道不是很畅通的时候,公司如果过多派发股利,势必会影响公司资金的运用情况。如果公司在此时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需要资金保证企业的运转,那么多数情况下公司会采取改变公司的高股利分配政策措施,节省出资金以满足经营需要。
公司在进行融资决策时除考虑融资成本外,还应重点考虑财务风险问题。财务风险的增加促使公司在进行股利决策时需要权衡股权、债权筹资与内部筹资的比例关系,不能简单地全部依赖借款筹措资金,将公司的所得全部用于股利分配,或者全部依赖内部筹资而放弃对外筹资的某些优越条件。
(4)法律法规及合同等的限制
法律通常不规定公司必须发放股利。但出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考虑,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明确规定了公司在何种情况下不能发放股利。
①法律法规的规定
首先,资本保全的要求。公司不能动用本金发放股利,确保公司有完整的产权,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其次,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发展强调持续性。公司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留存收益。只有公司当期利润及以前提取的留存收益才可以用于发放股利,当公司当年无利润时,原则上不发放股利,如果派发股利应在弥补亏损后,如果存在剩余,经股东大会批准后才可以发放股利。
此外,出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考虑,当公司不能偿还债务,出现财务危机时,不得分派股利。因为股利的分派会加速公司财务危机的发展,危害债权人求偿权的实施。
②合同契约的规定
公司采用高股利分派政策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营运资金,増加公司的经营风险。债权人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在公司的借款合同、债券认购协议等契约上加入限制股利发放的条款。
(5)信息效应
公司采用的股利政策会被投资者理解为公司在向市场传递公司经营状况好坏的信息。高股利分配政策,通常会被理解为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有稳定的资金流入量,可以承担以后支付的高额股利,股票会受到追捧。反之,
低股利政策会被投资者理解为,公司经营遇到一些困难,无法承受高股利政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