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务与会计题库>流动资产题库

问题:

[单选] A工业企业2×11年5月份甲材料的购进、发出相关资料如下:5月1日,甲材料期初结存200件,单价10元/件,金额2000元;5月5日,购进甲材料500件,单价11元/件,金额5500元;5月10日,发出甲材料400件;5月19日,购进甲材料600件,单价12元/件,金额7200元;5月25日,发出甲材料800件;5月29日,购进甲材料300件,单价14元/件,金额4200元。本月发出的材料中,70%用于产品生产,15%用于生产车间共同耗费,10%用于企业管理部门耗费,5%用于销售部门耗费。(计算过程保留两位小数)。假设A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则发出材料计入制造费用的金额为()元。

A . 13278.57
B . 14175
C . 2125.8
D . 1991.79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下列不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必须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出售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时,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以前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当期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账面价值,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售价。 下列关于存货的后续计量,说法正确的有()。 个别计价法主要适用于为某一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 个别计价法可以用于可替代使用的存货。 零售价法主要适用于商业零售企业。 计划成本法一般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存货的成本。 《现代汉语》属于()知识类教材。 A、语法。 B、文化。 C、语言技能。 D、语言。 某股份有限公司发出材料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按单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2012年末该公司库存A产品的账面成本为500万元,其中有60%是订有销售合同,合同价格为35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35万元。未订有合同的部分预计销售价格为2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30万元。2013年度,由于该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不再生产A产品。当年售出A产品情况:订有销售合同的部分全部售出,无销售合同的部分售出10%。至2013年年末,剩余A产品的预计销售价格为15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30万元,则201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60。 42。 40。 20。 某公司采用计划成本法对存货进行核算,2013年年末盘点存货时发现某项原材料盘盈2吨,该原材料计划单价为2万元/吨。2013年年末该材料市场价格为1.8万元/吨,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盘点结果,该公司应作的正确会计分录是()。 借:原材料40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40000。 借:原材料36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36000。 借:原材料40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36000材料成本差异4000。 借:原材料40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40000借:资产减值损失4000贷:存货跌价准备4000。 A工业企业2×11年5月份甲材料的购进、发出相关资料如下:5月1日,甲材料期初结存200件,单价10元/件,金额2000元;5月5日,购进甲材料500件,单价11元/件,金额5500元;5月10日,发出甲材料400件;5月19日,购进甲材料600件,单价12元/件,金额7200元;5月25日,发出甲材料800件;5月29日,购进甲材料300件,单价14元/件,金额4200元。本月发出的材料中,70%用于产品生产,15%用于生产车间共同耗费,10%用于企业管理部门耗费,5%用于销售部门耗费。(计算过程保留两位小数)。假设A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则发出材料计入制造费用的金额为()元。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加权平均价格=(2000+5500+7200+4200)/(200+500+600+300)=11.81(元);所以发出材料的成本=(400+800)×11.81=14172(元);计入制造费用金额=14172×15%=2125.8(元)。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