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向雅典青年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是( )
A. 了解自然
B. 熟悉社会
C. 虔信上帝
D. 认识自己
【答案】D
【解析】苏格拉底宣扬神学唯心主义,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神创造和主宰的。他否认自然界有任何规律性可循,反对认识自然现象,肯定人只能认识自己,研究自己的心灵,在自我认识中,探索、寻找永恒真理,寻找最高的善一智慧。
2. 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答案】D
3.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具有较强群众性和普及性特点的教育是( )
A. 人文主义教育
B. 新教教育
C. 天主教教育
D. 耳仔稣会教育
【答案】B
【解析】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概括起来具有贵族性、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和人本主义五个特征。新教教育则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天主教教育尤其是耶稣会的教育出于其控制社会精英的政治目的而重视上层社会子女的教育因而带有强烈的贵族性。因此,答案选B 。
4. 南京国民政府曾使用“大学院”和“大学区”的教育管理制度,它是由( )提出来的。
A. 黄炎培
B. 陈鹤琴
C. 陶行知
D. 蔡元培
【答案】D
5. 下列学校中,不属于六学的是( )
A. 律学
B. 算学
C. 书学
D. 医学
【答案】D
6. 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了教育行动研究特征的表达是( )。
A. 行动过程就是研究过程
B. 研究过程不需要理性指导
C. 研究结论具有普适性
D. 强调对行动的反思
【答案】D
【解析】行动研究是在批判传统的将研究者与研究场景和研究对象相互分离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首先表现在“行动”上,所以,有学者将行动研究简要地概括为“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和“在行动中研究”。因此,可排除BC 。A 项表达错误,应该是研究过程就是行动过程,行动过程不一定是研究过程。
7.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
【答案】C
8.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考查。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的认知发展可以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其中,感知运动阶段
的特点是,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 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图式的符号化和语言迅猛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概念、去自我中心主义和进行群集运算。“守恒”是指无论物体的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形式运算阶段,是指思维不依赖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这时儿童的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9. “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 )
A. 商代
B. 夏代
C 西周
D. 东周
【答案】C
10.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发展群众教育过程中采取的办学政策是( )
A. 公有民办
B. 公有公办
C. 公办民助
D. 民办公助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群众教育的办学政策的掌握程度。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创造性地采取“民办公助”的政策,即充分发挥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充分尊重民众对学制、教学内容的需求,同时强调通过公助的形式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在战争环境中、经济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农村抗日民主根据地总结实践经验,采取“公办民助”的办学政策,发动社会和民间的力量共同办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1.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的阶段,掌握规律与范畴的阶段,获得世界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
A. 发现教学模式
B. 掌握学习模式
C. 范例教学模式
D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答案】C
【解析】发现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地重组和改造,使学生的智力获得发展; 掌握学习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布卢姆,强调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指导,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它包括教学准备——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教学测验——测验——矫正——再测验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