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

A. 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

B. 冯特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 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D.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答案】B

【解析】现代心理学是在1879年建立的。这一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

2. 知识获得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直观和( )。

A. 概括

B. 比较

C. 分析

D. 综合

【答案】A

3.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

A. 能力归因

B. 努力归因

C. 运气归因

D. 任务难度归因

【答案】B

4.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分辨你、我、他、上、下、左、右等概念,这些概念一般是通过( )获得的。

A. 概念形成

B. 概念同化

C. 接受学习

D. 学校系统教学

5. 从心理学上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属于学习的( )现象。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零迁移

D. 准迁移

【答案】A

6. 关于“组织者”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组织者是联系新旧知识的“认知桥梁”,是新知识的固定点

B. 呈现在新学习材料之前的组织者,其效果好于呈现在后的组织者

C. 呈现在新学习材料之后的组织者,其效果好于呈现在前的组织者

D. 陈述性组织者能为新的学习提供最佳固定点

【答案】C

7. 在概念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 )。

A. 概念转变

B. 概念形成

C. 概念同化

D. 概念整合。

【考点】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

【答案】A

【解析】概念转变是指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包括,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相关学科的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了解学生有哪些错误概念。第二,充分运用学生的原有概念,创设教学中的认知冲突,以此作为引发学生进行概念转变学习的契机。第三,在开放性的课堂气氛中,通过讨论分析,是学生调整原来的看法,形成新的观念。因此,答案选A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品德是由个人的道德行为来显不的。

B. 儿童初期出现的道德行为是无意的偶然表现。

C. 道德行为是品德的表现。

D. 道德性包括道德行为和品德。

9. ( )根据对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著名的“教学机器”,并设计出“程序教学”方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苛勒

【答案】C

10.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 )。

A. 求成的动机、成功的概率、成功的诱因价值三者数值越大,则争取成功的行为趋向也越强

B. 任务越难,成功概率就越小,故诱因价值越小

C. 任务越易,成功概率就越大,故诱因价值越大

D. 当一个人有了较高的求成动机水平,成功的概率越大,最有可能做出争取成功的行为

【答案】A

11.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

A.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 师生互动策略

C. 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 合作学习策略

【答案】A

12.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 )。

A. 信度

B. 效度

C. 常模

D. 智商

【答案】C

13.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

A. 二者相互区别

B. 二者相互联系

C. 二者相对独立

D. 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