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824经济理论综合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分析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实现2020年收入倍增计划。
【答案】(1)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
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分配关系,分配关系和分配制度要与特定阶段的所有制形式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诀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探索和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发展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创造价值。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掌握了科学技术、拥有知识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同时,由于资本、土地、技术、管理、信息等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些要素在生产中也做出了贡献,这就需要各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获取相应的要素报酬,以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因此,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相应的分配关系和分配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特征,是我国当前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的最深层次原因。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①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有利于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从而使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实现2020年收入倍增计划的措施
①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增进公平。初次
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在生产环节对各类要素所有者进行的分配,基本的分配规则是按照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进行分配,这有利于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参与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在初次分配中也存在公平问题,例如如果存在着一些体制和制度的缺陷,收入分配就容易出现规则不公平、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从而导致效率和公平双重损失。只有消除这些体制和制度的障碍,才能实现初次分配的程序公平和机会均等。增进效率和公平。
②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由市场机制所形成的初次分配结果易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这不利于公平和效率,因此需要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再分配思路主要包括:
a. 通过提高低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遏制住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b. 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c.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③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让全体国民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兼顾效率与公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为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逐步缩小全国居民收入差距,让全体国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2. 资本主义工厂和股份公司两种企业制度有何区别?
【答案】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在历史发展过程重经历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基本制度形式。而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一般是指个人业主制和合伙制。股份公司是一种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的和独立的单个私人资本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经营的企业制度。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筹集资本的方法的不同
个人业主制企业是由单个资本家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它在法律上被称为自然人企业。这种由资本家个人投资、个人经营的企业一般来说生产规模都较小,生产经营结构单一,在其发展初期生产经营活动一般都以小工场、小作坊、小商店形式进行。
资本主义企业在走向现代形式之前出现了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是由多个作为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的企业。
而股份公司是一种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的和独立的单个私人资本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经营的企业制度。这种制度使筹集资金变得更为容易,也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加速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扩大了资金的来源。
(2)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不同
在单一制企业中,由于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就是生产经营和管理者,因此在这种企业中,资本
家作为企业权威与所有者身份是合一的,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比较简单,资本家亲自指挥生产,组织销售,并对工人和生产过程实行监督。
合伙制企业是由多个作为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的企业。所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下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而在股份公司制度下企业所有权的分散化,以及同此相联系的所有权证券化、市场化,使得仟何一个所有者都无法绝对控制、支配企业,也没有必要去支配、控制企业资产(成为集中的社会资本),所有者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将自己的财产交给最会经营管理企业的人来管理,以实现财产价值的增殖。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经营活动、财产处置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股东仍然具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经营者的权力。
(3)领导人的责任和风险不同
合伙制企业合伙人要承担无限的连带法律责任,即每一个合伙人对整个企业所欠债务均具有无限责任,而且是相互株连,彼此连带,随着合伙人的增加,这种无限清偿责任所固有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就限制了合伙者的范围,从而也限制了资本集中于企业的规模。而且合伙制企业中个人的所有权(股份)是无法自由转让和出售的,因为他们全体共同承担着一切经营责任,包括债务。
股份公司制度下,出资者负有限责任,在公司制企业中,所有的出资者都是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的清偿责任,有限责任制的确立降低和分散了投资于企业的风险,也使企业可以更广泛地筹集到社会上闲散的资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创办较大规模的企业。
(4)获取收益的方式不同
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下,收益分配的方式是将纳税后的企业利润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配,单一制企业的收益是归这个工厂的所有者自己分配。而合伙制企业则按一定的规则如出资的多少来分配。而在股份制公司制度下,股东按股票的多少获取股息收入。
因此,股份制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提高了资本社会化的程度,改变了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内部结构; 另一方面,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本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3. 论述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1)级差地租理论
级差地租是因租种不同等级的土地所缴纳的不同数量的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有两种形式:因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等条件差别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 ; 因对土地追加投资生产率高低差别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l
①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十地的自然生产条件小同。较好十地所生产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会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但仍然可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也就转化为级差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