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专业学位]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运算型指令的寻址与转移性指令的寻址不同点在于( )。

A. 前者取操作数,后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

B. 后者取操作数,前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

C. 前者是短指令,后者是长指令

D. 前者是长指令,后者是短指令

【答案】A

2. 至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 )。

A. 节约元件

B. 运算速度快

C. 物理器件性能所致

D. 信息处理方便

【答案】C

3. 设系统缓冲区和用户工作均采单,从外读入1个数据块到系统缓冲区的时间为100, 从系统缓冲区读入1个数据块到用户工作区的时间为5, 对用户工作区中的1个数据块行分析的时间为90(如下图所示)。进程从外设读入并分析2个数据块的最短时间是( )

A.200

B.295

C.300

D.390

【答案】C

【解析】数据块1从外设到用户工作区的总时间为105, 在这段时间中数据块2没有进行操作。在数据块1进行分析处理时,数据块2从外设到用户工作区的总时间为105, 这段时间是并行的。

再加上数据块2进行处理的时间90, 总共是300, 故答案为C 。

4. 用海明码对长度为8位的数据进行检/纠错时,若能纠正一位错,则校验位数至少为(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设校验位的位数为k ,数据位的位数为n ,根据海明码编码k 和n

应满足下述关系。

n=8, 当k=4时, 符合要求,校验位至少是4位,故答案为C 。

5. 已知小根堆为8, 15, 10, 21, 34, 16, 12, 删除关键字8之后需重建堆,在此过程中,关键字之间的比较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堆排序中,依次输出堆顶的最小值,然后重新调整堆,如此反复执行,便得到一个有序序列。本题中,删除堆顶元素8后将最后一个元素12置于堆顶,然后调整堆:首先与15比较,12小于15, 所以不用交换;然后与10比较,因为10小于12, 所以交换10和12的位置;调整后12再与16比较,12小于16, 调整堆过程结束。因此12共与15、10、16进行了三次比较。

6. 本地用户通过键盘登录系统时,首先获得的键盘输入信息的程序是( )。

A. 命令解释程序

B. 中断处理程序

C. 系统调用服务程序

D. 用户登录程序

【答案】B

【解析】外部设备在与计算机连接时有多种方式,中断技术就是一种常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处理机中断信号线,外部设备在需要服务的时候将该线设置为有效,计算机若同意接受

,中断则会停止当前进程的运行,转而服务发出中断的物理设备(注意与陷阱,即软中断有区别)

那么对不同外部设备进行服务的程序代码是不同的,如何找到这些代码呢? 这就要借助中断向量,中断向量一般是由硬件根据中断的类型(不同外设不同)计算所得,或计算机系统在开机配置时所配置的。处理机取得中断向量,其实就是一个物理地址,该地址下存放的是为此中断服务的代码的起始地址。所以,当键盘按下的时候,键盘控制器获得该操作动作,先将键盘扫描码读入键盘缓冲区,再向处理机发出键盘中断,适当的时候(一条指令的末尾或一条原语结束)处理机会响应中断,调用指定服务程序将键盘缓冲区中的键盘扫描码输入到登录进程中去。如此,最先响应键盘的必然是中断处理程序。本题中,像命令解释器(例如cmd 窗口)、系统调用服务和用户

登录程序都在中断处理程序后面。

7. 用希尔排序方法对一个数据序列进行排序时,若第1趟排序结果为9, 1, 4, 13, 7, 8, 20, 23, 15,则该趟排序采用的增量(间隔)可能是( )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对于A , 增量为2, 那么9, 4, 7, 20,15是一组,而它们是无序的,所以A 错误对于C ,増量为4, 那么9, 7,15是一组,而它们是无序的,所以C 错误

对于D ,增量为5, 那么9, 8是一组,降序,1,20是一组,而它们是升序,所以D 也错误。对于B ,分为3组:9, 13, 20; 1,7, 23; 4, 8, 15都是升序有序,所以B 正确

8. 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 )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0H3号数据倾,现已收到1号帧的确认,而0、2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在选择重传协议中,接收方逐个地确认正确接收的分组,不管接收到的分组是否有序,只要正确接收就发送选择ACK 分组进行确认。因此选择重传不支持累积确认,要特别注意其与GBN 协议的区别。本题收到1号帧的确认,说明1号帧正确接收,0和2号帧依次超时,因此必须重传,然而3号帧尚未超时,是否正确接收未知,故不用重传,因此必须重传0和2号帧,答案是B 。

9. 在中断系统中,CPU —旦响应中断,则立即关闭标志,以防止本次中断响应过程被其他中断源产生另一次中断干扰( )。

A. 中断允许

B. 中断请求

C. 中断屏蔽

D. 设备完成

【答案】C

10.假定编译器规定int 和short 类型长度分别为32位和16位,执行下列C 语言语

句:unsignedshortX=65530; unsignedinty^X:得到y 的机器数为( )。

A.00007FFAH

B.0000FFFAH

C.FFFF7FFAH

D.FFFFFFF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