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南大学539应用心理学综合之医学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性应激源
【答案】心理性应激源包括人际关系的冲突、个体的强烈要求或过高的期望、能力不足或认知障碍等。
二、简答题
2. 如何做好儿童的心理保健?
【答案】儿童时期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关键,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独立意识的最好时期。
(1)抓住关键期,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儿童发展的过程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主题,即关键期。一般认为,婴幼儿阶段是人一生认识功能发展,特别是感知、母语等智力因素发展关键时期。随着神经细胞的迅速发展,适时地给孩子发展所需的不同颜色、形象、声音及触动觉、温度觉的相应刺激,这就给儿童一生认识功能发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3~7岁是人格、情感和意志发展的关键期。这段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的意志及与人交往的技巧和诚实、善良的品质、这都将使孩子受益终生。(2)家长与教师的身教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3岁以内的孩子对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很感兴趣。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身教作用。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在幼儿园和小学时,孩子心目中的老师将逐渐取代父母的地位。因此老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每个老师都应懂得儿童心理。在启蒙教育中,婴幼儿心理健康直接依赖于父母与老师的心理素质与健康行为。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卫生
【答案】心理卫生又称心理健康,指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简答题
2. 试述工作记忆的模型。
【答案】工作记忆亦称“活动记忆”、“操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英国学者Baddeley 和Hitch (1974)提出“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以代替原来“短时记忆”的概念,并认为工作记忆系统包括三个部分:
(1)中央执行系统。主管工作记忆信息的流动方式,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的联系,也负责注意资源的协调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该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起着注意系统的作用,但是其认知加工资源有限。
(2)语音环。主要采用串行加工的方式,通过语音编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存储。该子系统由语音储存和发音控制加工两部分组成。
(3)视觉空间暂存器。主要采用表象的形式对视觉和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和存储,包含视觉元素和空间元素。
工作记忆的关键成分是中央执行系统。它虽容量有限但可以参加任何认知活动。语音环和视觉空间暂存器两个部分是从属系统,从属于中央执行系统并未特定目的服务,具有信息特异性。语音环储存单词呈现的顺序,而视觉空间暂存器用来储存和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工作记忆是人认知活动的工作空间,包含从外界接收的信息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的操作。外界输入的信息要经过其激活才能进入长时记忆而贮存,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只有被提取到该记忆中并活化后才能被再次利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央执行系统在进行整体判断方面并不是唯一起最后决定作用的因素。工作记忆模型能够解释在某些脑损伤患者身上观察到的传统短时记忆模型不能说明的一些现象。
一、名词解释
1. 医患关系
【答案】医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是指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病人为另一方的人际关系。
二、简答题
2. 简述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按研究涉及的时间可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前瞻研究和回顾研究。按研究涉及的手段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实验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