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本地用户通过键盘登录系统时,首先获得的键盘输入信息的程序是( )。
A. 命令解释程序
B. 中断处理程序
C. 系统调用服务程序
D. 用户登录程序
【答案】B
【解析】外部设备在与计算机连接时有多种方式,中断技术就是一种常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处理机中断信号线,外部设备在需要服务的时候将该线设置为有效,计算机若同意接受中断则会停止当前进程的运行,转而服务发出中断的物理设备(注意与陷阱,即软中断有区别),那么对不同外部设备进行服务的程序代码是不同的,如何找到这些代码呢? 这就要借助中断向量,中断向量一般是由硬件根据中断的类型(不同外设不同)计算所得,或计算机系统在开机配置时所配置的。处理机取得中断向量,其实就是一个物理地址,该地址下存放的是为此中断服务的代码的起始地址。所以,当键盘按下的时候,键盘控制器获得该操作动作,先将键盘扫描码读入键盘缓冲区,再向处理机发出键盘中断,适当的时候(一条指令的末尾或一条原语结束)处理机会响应中断,调用指定服务程序将键盘缓冲区中的键盘扫描码输入到登录进程中去。如此,最先响应键盘的必然是中断处理程序。本题中,像命令解释器(例如cmd 窗口)、系统调用服务和用户登录程序都在中断处理程序后面。
2. 下溢指的是( )。
A. 运算结果的绝对值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绝对值
B. 运算的结果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负数
C. 运算的结果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正数
D. 运算结果的最低有效位产生的错误
【答案】B
3. 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了一个TCP 连接,TCP 最大段长度为1000字节,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字节,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两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对第一个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字节,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 )。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答案】A
【解析】发送方的发送窗口的上限值应该取接收方窗口和拥塞窗口这两个值中较小的一个,于是此时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为min{4000,2000)=2000字节,由于发送方还没有收到第二个最大段的确认,所以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为2000-1000=1000字节,正确选项为A 。
4. 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 )。
【答案】B
【解析】平衡二叉树是指左右子树高度差(平衡因子)的绝对值不超过1的二叉树。A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2; B 项中每个结点的平衡因子的绝对值均不超过1; C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2; D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3。
5. 在OSI 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
A. 数据链路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答案】B
【解析】题目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结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些结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被称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题目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
都不涉及传输。所以本题答案应该是B 项。在OSI 模型中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到主机的通信服务。
6. 设有一棵3阶B 树,如图1所示。删除关键字78得到一棵新B 树,其最右叶结点所含的关键字是( )。
图1 3二叉树图
A.60
B.60, 62
C.62, 65
D.65
【答案】D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B
树删除操作。即被删关键字所在的结点中的关键字个数等于
而与该结点相邻的右兄弟(或左兄弟)结点中的关键字数目大于则需将其兄弟结点中最小(或最大)的关键字上移至双亲结点中,而将双亲结点中小于(或大于)且紧靠该上移关键字的关键字下移至被删关键字所在结点中。题目中删除关键字78得到一棵新B 树如下,其最右叶结点所含的关键字是65。
图2
7. 设有向图G=(V ,E ), 顶点集V={V0, V1,V2, V3},
边集
,若从顶点V0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
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 )。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知有向图的结构如图所示。深度优先遍历的特点是尽可能先对纵深方向进行搜索,所以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