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3岁。自5个月起反复患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曾住院4次,本次因类风湿关节炎入院并伴有中耳炎,医生考虑该患儿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主要因为有哪些诊断依据,除了() 反复出现感染性疾病。 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白细胞12×109/L。 查体发现扁桃体发育不良。 查血清抗体总量低于正常。
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WBC20~25/HP。粪培养:志贺菌生长,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头孢曲松钠中度敏感。该患者病情迁延,病程超过2个月,其肠道病理改变的特点是() A.直肠和乙状结肠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水肿和肠壁增厚,肠黏膜溃疡不断形成和修复,导致瘢痕和息肉形成。 盲肠和升结肠有散在深溃疡,周围有红晕,肠黏膜大多正常。 直肠和乙状结肠病变轻微,仅可见充血水肿。 病变位于结肠黏膜层,有浅溃疡、隐窝脓肿、杯状细胞减少。
影响神经丛阻滞成功的因素有() 正确的定位。 熟悉的解剖。 安全剂量的局麻药。 患者的合作。 合理辅助镇静药。
肥胖发生的根本原因为() 遗传。 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 免疫功能紊乱。 由其他疾病引起。 行为心理问题。
全麻中出现中枢性呼吸抑制的常见原因是() 麻醉过深。 过度通气。 肌松药过量。 体温过低。 阿片类药过量。
患者女,50岁,因“双侧颈部上段肿物伴左侧面部麻木6个月”来诊。查体:PS=1;鼻咽左顶后壁、侧壁肿物,双侧颈部Ⅱ、Ⅲ区淋巴结肿大,最大者5cm×5cm,质硬,固定;左侧三叉神经上颌支麻痹。MRI:鼻咽肿物侵犯左侧咽旁间隙,颅底骨质破坏,双侧颈部Ⅱ、Ⅲ区多个淋巴结肿大,最大者4cm×4cm。PET-CT:右肺多发转移灶。鼻咽肿物活检: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如患者采用化学治疗,可选择的方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