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综合复试之国际贸易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态。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资本主义条件下造成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存在自发性、滞后性和不稳定性。市场失灵的表现有: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外部负效应问题、

2. 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是指一个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北美共同市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协定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3. 不完全竞争

【答案】不完全竞争是指某些行业因具有经营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可能为少数企业所控制,从而产生垄断现象。它一般是指除完全竞争以外、有外在力量控制的市场情况。不完全竞争可以分为垄断竞争

垄断

和完全垄断寡头

三种。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

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4. 保护就业论

【答案】保护就业论是贸易保护理论的一种,主要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该理论是指,每当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时,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家和工会领袖就归罪于来自外国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纷纷主张以限制进口来保障本国工业的生产和就业。保护就业论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解释。从微观上说,某个行业得到了保护,生产増加,工人就业也就增加。从宏观上说,保护就业论是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基础之上的。20世纪80、90年代的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保护国内的生产和就业。

5. 加入议定书

【答案】加入议定书又称入世议定书,是指一国入世时与WTO 组织就入世后该国发展贸易

关系中某些具体问题所达成的书面协议,是该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文件,属于《WT0协定》的组成部分。

中国入世议定书是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文件。中国入世议定书包括序言和总则两部分,对中国贸易制度的实施、非歧视、特殊贸易安排、贸易权、国营贸易、非关说措施、进出口许可程序、价格控制、补贴、对进出口产品征收的税费、农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等各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最大的是非市场经济条款、特保条款和贸易政策过渡性审议机制条款三大条款。

6. 出口禁运

【答案】出口禁运是贸易制裁的手段之一,它是指采取贸易制裁的一方禁止向被制裁国出口商品。采取出口禁运时,制裁和被制裁双方都受到损害,惟有不参与制裁者会得到好处。

7. 国民待遇

【答案】

国民待遇它是缔结贸易条约的一项法律原则,是指一国给予所有成员国的公民和企业在经济上的待遇不低于给予本国公民和企业的待遇,这种待遇主要包括税收、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的开放等,以保证成员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以同样的条件竞争。资本主义国家在贸易条约中采用国民待遇条款,是为了在对方市场上取得与该国法人、自然人同等的地位和条件,以利于进行竞争,扩大贸易。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通常包括:国内税,运输、转口过境,船舶在港口的待遇,船舶遇难施救,商标注册,申请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民事诉讼权等;不包括领海捕鱼、购买土地、零售贸易等。国民待遇必须对等,不得损害对方国家的经济主权,并只应限于一定范围。

8. 绝对优势

【答案】绝对优势论是指由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提出的贸易理论,即各国以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増进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就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二、思考题

9.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一般为贸易双方国家带来净收益。当一种贸易商品由具有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生产并出口,是否仍然为贸易双方都带来净收益?请用图帮助分析。

【答案】具有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仍然为贸易双方带来净收益,分别从出口国和进口国的角度,垄断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对其短期和长期的影响,进行如下分析:

(1)对出口国的短期影响

短期内厂商可以获得利润,消费者由于价格变化不确定,可能受益也可能受损,但即使消费

,总体来说是出口国是受益的。 者受损这部分损失也能被厂商的利润弥补(见图1)

当具有规模经济的垄断企业进行贸易时,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由从移到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扩张(从增加到

下降到增加到边际收益曲线也

,)平均成本下降(由原来的)。在短期内,平均成本下降的幅度,超过价格上涨的幅度,图1中的阴影部分就是这一超额利润。

图1

(2)对出口国的长期影响

长期来讲大量生产并出口可以使价格下降从而使本国的消费者获利,而由于在长期厂商可以自由进出行业,厂商的利润为零。(见图2)。企业面对的需求由,获得了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由原来的增加到)

来的

下降到(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变到企业的生产依然扩张

(从)。同时产品的定价也由原下降到

图2

(3)对进口国的短期影响

短期内对进口国来说,垄断竞争厂商要受损,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从由减少到

益曲线也从

升(由原来的

移到了升至到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萎缩(产量从咸少到边际收

,平均成本上))。价格可能上升则消费者也受损,价格也可能下降使消费者受益,比如说从下降到在短期内,平均成本上升的幅度,超过价格下降的幅度,总体来说消费者的得益不能弥补厂商的损失,短期内进口国受损。(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