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633汉语基础2009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633 科目名称:汉语基础 提示:
1.本科目适用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2. 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
3. 请填写准考证号后6位: 。
一、名词解释(30分)
1.四呼
2.派生词
3.平仄
4.六书
5.通假
6.本义
二、分析题(52分)
1.指出下列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如有歧义也需指出)。(10分)
赛马 平地 山水 花卉 花卷 花束 花头
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词组,指出结构层次,并说明结构关系。(10分)
(1)一个研究得较为广泛的领域
(2)关于引进专业教师问题的决议
3.说说下面两句话在句法语义上的差别。(8分)
a.你知道谁会来呢?
b.你知道谁会来吗?
4.下面三个句子结构形式大体相同,语义关系不同,请分别用同义的句子表达出各句的语义,并说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8分)
(1)我们打赢了球。
(2)我们打破了球。
(3)我们打完了球。
5.请举出与下列句子相同类型的例子3个,并说说这类表达在句法、语义及功能上的特点。(8分)
a 他酽酽地沏了一壶茶。
b 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6.黎锦熙先生根据《商君书·更法》中的“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创造出“例不十,不立法”的学术格言,王力先生引用了黎锦熙先生的话,作了改造,成为“例不十,法不立”。两种表达语义基本相同,但王力的说法更为流行,请分析其原因。(8分)
三、简答题(18分)
1.简述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贡献。(6分)
2.简述“部件”这一概念的含义及其在现代汉字学中的价值。(6分)
3.有人说“通感”是一个辞格,也有人认为不是,说说你的看法。(6分)
第1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