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工业大学6003计算机网络(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使用客户一服务器方式进行文件分发。一台服务器把一个长度为F 大文件分发给N 个对等方。.
假设文件传输的瓶颈是各计算机(包括服务器)的上传速率u 。试计算文件分发到所有对等方的最短时间。
【答案】在客户一服务器方式下:
①从服务器端考虑,N 个主机共需要从服务器得到的数据总量为NF. 如果服务器能够不停的以“向各主机传送数据,则有
综上所述可知 。 ②从客户端考虑,N 个主机以“不停的下载文件F 。 ,即文件分发到所有对等方的最短时间为
2. 10Mb/s以太网升级到100Mb/s,1Gb/s和10Gb/s时,都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为什么以太网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淘汰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并使自己的应用范围从局域网一直扩展到城域网和广域网?
【答案】(1)将10Mb/s以太网升级到100Mb/s,lGb/s和10Gb/s,并非将速率简单地提高十倍、百倍甚至是千倍,这里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帧格式、帧长度、传输媒体以及工作方式等。
①为了在已有以太网进行升级时仍能和较低速率的以太网通信,帧格式应该保持不变;
②在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时,为了保证在速率提高的同时令参数保持较小的值,需要减小最大电缆长度或增大帧的最小长度;
③由于速率不断提升,以太网的传输媒体逐渐由铜线向光纤过渡;
④从半双工向全双工方式过渡。10Mb/S以太网只工作在半双工方式下,而高速以太网都可以在全双工方式下工作。
(2)以太网应用范围的扩大是因为其本身有很多好处:
①它是一种成熟的技术;
②互操作性很好;
③在广域网中使用以太网价格便宜;
④统一的帧格式,无需进行格式转换,从而简化了操作和管理。
3. 什么是数据报?什么是虚电路?并加以比较。
【答案】(1)在虚电路方式中,为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先要建立一条逻辑通路。无论何时,一个站都能和任何站建立多个虚电路,也能与多个站建立虚电路。这种传输数据的逻辑通路就是虚电路,它之所以是“虚”的,是因为这条电路不是专用的。每条虚电路
支持特定的两个端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两个端点之间也可以有多条虚电路为不同的进程服务,这些虚电路的实际路由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虚电路的主要特点是:在数据传送之前先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需注意的是,这样做并不是说它像电路交换那样有一条专用通路,分组在每一个结点上仍然需要缓冲,并在线路上排队等待输出;
(2)在数据报方式中,每个分组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就像报文交换中的报文一样。每个分组被称为一个数据报,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足够的地址信息。一个结点接收到一个数据报后,根据数据报中的地址信息和结点所储存的路由信息,找出一个合适的出路。把数据报原样发送到下一个结点。因此,当某一个站点要发送一个报文时,先把报文拆成若干个带有序号和地址信息的数据报,依次发送到网络结点上。此后,各数据报就可能不再按顺序到达目的地,有的数据报甚至会在途中丢失。整个过程中,没有虚电路的建立,需要单独为每个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
(3)虚电路分组交换适用于两端之间的长时间数据交换,尤其是交互式会话中每次传送的数据报很短的情况下,可免去每个分组要有地址信息的额外开销。它提供了更可靠的通信功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且保持原来的顺序,还可以对两个数据端点的流量进行控制,接收方在来不及接收数据时,可以通知发送方暂缓发送分组。但虚电路有一个弱点:当某个结点或某条链路出现故障而彻底失效时,则所有经过故障点的虚电路将立即被破坏;
(4)数据报分组交换省去了呼叫建立阶段,它传输少量分组时比虚电路方式简便灵活。在数据报方式中,分组可以绕开故障区而到达目的地,因此故障的影响面要比虚电路方式小得多。但数据报不保证分组的按序到达,数据的丢失也不会立即知晓。
4. 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答案】(1)转发器是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中间设备,它们的作用仅仅是把一个网络扩大了,而从网络角度看,这仍然是一个网络,一般并不称之为网络互联;
(2)路由器是网络层的中间设备,路由器其实就是一台专用计算机,用来在互联网中进行网络互联和路由选择。一般讨论的互联网都是指用路由器进行互联的互联网络;
(3)在网络层以上的中间设备叫做网关,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
5. 以下的地址前缀中的哪一个地址和
(1)0/4; (2)32/4; (3)4/6; (4)80/4。
【答案】将2.52.90.140和(1)(2)(3)(4)掩码相“与”的结果仍为2.52.90.140,则表示匹配。
可知,只有(1)与2.52.90.140匹配。
匹配?请说明理由。
6. 试计算一个包括5段链路的运输连接的单程端到端时延。5段链路程中有2段是卫星链路,有3段是广域网链路。每条卫星链路又由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部分组成。可以取这两部分的传播时延之和为250ms 。每一个广域网的范围是1500km ,其传播时延可按150000km/s来计算。各数据链路速率为48kb/s, 帧长为960位。
【答案】5段链路的传播时延
5段链路的发送时延:
所以5段链路单程端到端时延
7. 什么是NAT?NAPT 有哪些特点?NAT 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答案】(1)NA T 全称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 , 即网络地址转换。这种方法需要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NA T 软件。装有NA T 软件的路由器叫做NA T 路由器,它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IP 地址。这样,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 T 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IP 地址,才能和因特网连接。
NA T 的优点:
①通过NA T ,专用网内部主机可使用专用地址与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
②通过NA T ,一个全球合法IP 地址可被多台专用网内部主机分享使用,节省全球IP 地址资源。
NA T 的缺点:通信必须由专用网内的主机发起,专用网内部的主机不能充当服务器。
(2)NAPT 全称NetworkAddressandPortTranslation ,即网络地址与端口号转换。其特点是: ①在路由器转发IP 数据报时,NAFY 对IP 地址和端口号都进行转换,对于出专用网的数据,把专用网内不同的源IP 地址转换为同样的全球IP 地址,把源主机端口号转换为不同的新的端口
NAPT 根据不同的目的端口号, 号; 对于入专用网的应答,从NAPT 转换表中找到正确的目的主机;
②NAPT 工作在网络层和传输层。
8. —个TCP 连接下面使用256kb/s的链路,其端到端时延为128ms 。经测试,发现吞吐率只有120kb/s。试问发送窗口W 是多少?(提示:可以有两种答案,取决于接收等发出确认的时机)。
【答案】已知往返时延=128×2=256ms。
第一种情况,设发送窗口为X 字节,假定一次最大发送量等于窗口值,那么每发送一次都需停下来等待得到本窗口的确认,以得到新的发送许可,则
解得:X=7228。
延),当收到对当前最早的一片数据的确认时,窗口前移,则
第二种情况,设发送窗口为X 字节,对其分片发送,假定每一个分片都很小(忽略其发送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