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大学2001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东周的都城在今天的( )。
A. 西安
B. 北京
C. 洛阳
D. 许昌
【答案】C
【解析】公元前770年,周幽王在申国和犬戎联军的攻打下,兵败被杀,西周灭亡,其子周平王继位,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东周”
2. 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它属于( )。
A. 大篆
B. 小篆
C. 金文
D. 隶书
【答案】A
【解析】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石鼓文就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 其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是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形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3. 乾隆年间编撰的、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是( )。
A. 永乐大典
B. 太平御览
C. 四库全书
D. 十三经
【答案】C
【解析】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诏令搜集天下珍贵典籍,编纂规模巨大的《四库全书》。至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四库全书》全部编成,总计36304册,79337卷,写成七部,分藏于七阁。
4. 新春佳节时题写楹联约形成于( )。
A. 晋
B. 唐
C. 五代
D. 宋
【答案】C
【解析】“楹联”又称“对联”,春节贴于门上称作“春联”,是我国的一种独特艺术。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诗经》、《楚辞》中的对偶句式,至于汉魏六朝诗赋、唐代格律诗,都注重对偶和句式的工整,因此整齐对仗的上下联句在晋唐时代己经形成,但题写在门口的桃符上,成为新春佳节时的一种装饰艺术,是五代时的事。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5. ( )与曲阜孔庙、北京故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
A. 篙山中岳庙
B. 运城关帝庙
C 邹城孟庙
D. 成都武侯祠
【答案】A
【解析】河南省篙山脚下的“中岳庙”,从“中华门”起到“御书楼”止,前后多达十一进,殿堂房屋四百余间,它与曲阜孔庙、北京故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
6. 明代末年的( ),是中国地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用34年时间走遍了大江南北的16个省区,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地理旅行与考察。
A. 丽仔道元
B. 裴秀
C. 徐霞客
D. 沈括
【答案】C
【解析】徐霞客,霞客是他的号。生活在明代末年,是中国地学史上的一位奇人。他以坚强的意志和耐力,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地理旅行和考察生活,以一生的34年走遍了大江南北的16个省区,旅途中艰苦倍尝,非常人所能想像,实地观察所得,逐日记述,后被整理成一部旷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7.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 )。
A. 唐朝
B. 汉朝
C. 秦朝
D. 隋朝
【答案】C
【解析】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了彪炳史册的三大水利工程:一是由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兴建的“都江堰”,在现在四川省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市:二是由战国时期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三是由秦将史禄开凿的“灵渠”。
8. 古代科举殿试及第的十人称为( )。
A. 状元
B. 进士
C. 贡生
D. 秀才
【答案】B
【解析】殿试举行地点在今故宫保和殿,由皇帝亲自主考,有时只设御座,而由钦命大臣宣读考题,清代一般由亲王担任。应试者必须是贡士,考中者才是进士。
9. 在以下行政区域的简称中,( )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A. 赣
B. 湘
C. 晋
D. 浙
【答案】C
【解析】山西,即在太行山以西,古称“唐”,春秋属晋,战国时分为韩、赵、魏,故称“三晋”,唐代以长安为都,称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为河东,设河东道,京剧《下河东》即指此。元代以今北京为都城,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抚司,属中书省。明清为山西省,沿袭至今。现省会太原市,简称“晋”
10.下令“破釜沉舟”的我国古代将领是:( )。
A. 勾践
B. 曹操
C. 项羽
D. 周瑜
【答案】C
【解析】项籍,字羽,汉族。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在巨鹿之战中他背水扎营,然后破釜沉舟,以断绝士兵们的后路,激发士兵们的勇气,士兵为了生存果然奋勇杀敌,以少胜多。
二、填空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