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理论历年真题2001-2013汇编考研真题

  摘要

首都师范大学2001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专业:文艺学 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科目:文艺理论

> 研究方向:各方向

> 一、填空(10分,每空1分):

> 1、文学理论的意识形态属性主要表现在文学的(1)和(2)上。

>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和西方理论家(3)的“寓教于乐”说都揭示了文艺的(4)。

> 3、文学本文的意蕴层次中最主要的意蕴是(5)。

> 4、从创作角度而言,叙事性本文的叙事节奏是(6)。

> 5、在神话和各种巫术仪式中包含了文学艺术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形式,即(7)。

> 6、刘勰在《文心雕龙》的《(8)》篇里集中阐发了文学思维的特点。

> 7、文学创作的两个基本阶段是(9)和(10)。

> 二、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的含义(20分,每小题4分):

> 1、文学语言。

> 2、场景。

> 3、二分法。

> 4、审美体验。

> 5、伦理批评。

> 三、简答(40分,每小题5分):

> 1、你怎样理解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 2、钟嵘《诗品序》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 此说在艺术起源论上与德谟克利特的“摹仿说”有何相通之处?

> 3、如何解释叙事性文学本文的虚构的叙述?

> 4、抒情性文学本文的情感抒发与日常情感的自然流露有何不同?

> 5、结合“意境”的内涵谈谈为什么对这一概念 的解释会长期存在着分歧?

> 6、“风格就是人。”但为什么文学风格和人格存在着不一致?

> 7、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说与创作动机有什么关系?

> 8、伊瑟尔在论及文学阅读时指出:“本文是一个‘启示结构’,……本文的语言符号和结构在促使理解和赤的发展中把自己的职能发挥得淋淳尽致。”如何理解?

> 四、论述(30分):

> 盛行于20世纪前期英美文学批评界的“新批评”理论注重对文学本文的独立性、自足性的关注,强调本文的“细读”。中国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 诗辨》中主张学诗者通过对优秀诗歌文本的“熟读”、“熟参”而达到“妙悟”。

> 试论二者的理论价值及异同。

>

> 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专业:文艺学 考试科目:西方文学史

> 研究方向:各方向

>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20分)

> 1.古希腊神话包括1和2两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