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2岁,因“持续高热5d”来诊。体温39~40℃,无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呕吐、腹痛及腹泻。查体:口唇鲜红、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眼结膜充血,无渗出;右颈部可触及2个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质软,无粘连及触痛;躯干可见弥漫性红色斑片,未见出血点;心脏听诊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20.3×109/L,N0.81,L0.14,PLT567×109/L,CRP73mg/L;肝、肾功能及心肌酶等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左心轻度扩大,左冠状动脉稍宽(3.5mm)。关于本病的治疗及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 A.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尽早使用阿司匹林,每日30~50mg/kg。 退热后阿司匹林可减量,至每日3~5mg/kg维持。 需定期检查血小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退热后即可停用阿司匹林,对症处理。
患布病母畜临床最明显的症状是()。 体表出现水泡。 流产。 恐水。 耳部发紫。
反患者应尽早矫治,治疗不及时可形成Ⅲ类骨性反,其矫治年龄应在() 3~5岁。 6~7岁。 8~9岁。 11~13岁。 18岁以后。
患者男,32岁,因高处坠落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4小时入院,拍X线片示胸11椎体骨折。脊髓休克的恢复时限一般在伤后()。 A.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48小时。 72小时。 96小时。
下列哪项是恶性高热的产生机制() 骨骼肌肌质网释放钙离子障碍。 骨骼肌肌质网摄取钙离子障碍。 骨骼肌纤维M型碱受体结构。 骨骼肌肌钙蛋白功能异常。 骨骼肌纤维乙酰胆碱结构改变。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强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切除构建的活疫苗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