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对象—关系管理模式
【答案】对象—关系管理模式是指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扩展,通过定义一系列操作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的API 函数,来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2. 空间信息格网
【答案】空间信息格网简称SIG ,是一种汇集和共享地理上分布的海量空间信息资源,对其进行一体化组织与处理,从而具有按需服务能力的、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3. 栅格游程编码
【答案】栅格游程编码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
,游程是指栅格矩阵一行内相邻同值栅格的数量,也称为行程。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量(即游程)
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4. 空间决策支持
【答案】空间决策支持是应用空间分析的各种手段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变换,以提取出隐含于空间数据中的某些事实与关系,并以图形和文字的形式直接地加以表达,为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由于空间分析的手段直接融合了数据的空间定位能力,并能充分利用数据的现势性特点。因此,其提供的决策支持将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因而更具有合理性。
5. 地理编码
【答案】地理编码是为识别点、线、面的位置和属性而设置的编码,它将全部实体按照预先拟定的分类系统,选择最适宜的量化方法,按实体的属性特征和几何坐标的数据结构记录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
6. 部件对象模型
【答案】对象模型技术(OMT )是美国通用电气对象模型技术公司提出的一套系统开发技术。它以面向对象的思想为基础,通过对问题进行抽象,构造出一组相关的模型,这些模型描述了现实世界中“类与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了目标系统的静态数据结构,从而能够全面地捕捉问题空间的信息。对象模型技术把分析时收到的信息构造在三类模型中,即对象模型技术型、功能模型和动态模型。三个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对系统进行描述,分别着重于系统的一个方面,组
,状态模型定义“何时做”,合起来构成对系统的完整描述。形象地说,功能模型定义“做什么”
对象模型定义“对谁做”。
7. GIS 应用模型
【答案】GIS 应用模型是根据具体的应用目标和问题,借助于GIS 自身的技术优势,使观念世界中形成的概念模型,具体化为信息世界中可操作的机理和过程。
8. 屏幕跟踪矢量化
【答案】扫描矢量化可以自动进行,但是扫描地图中包含多种信息,系统难以自动识别分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交互跟踪矢量化,或者称为半自动矢量化。
二、简答题
9. 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
【答案】(1)矢量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结构是基于矢量模型的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Euclid )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它通过记录空间对象的坐标及空间关系来表达空间对象的位置。这种数据组合方式能很好地表达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精度高,数据存储的冗余度低,但对于多层空间数据的叠合分析比较困难。
(2)栅格数据结构
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为栅格数据结构,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栅格数据结构
表示的是二维表面上地理要素的离散化数值,甸个网格对应一种属性,其空间位置用行和列标识。
10.GIS 架构体系
【答案】GIS 架构体系是指GIS 系统的组织方式,包括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 )、组件式GIS (Com-GIS ), 虚拟现实GIS (VR-GIS )、时态GIS (TGIS )、互操作GIS 和3S 集成这几种形式。
(1)Web-GIS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可以向服务器请求数据、分析工具或模块,服务器或者执行客户的请求并把结果通过网络送回给客户;
(2)Com-GIS 是把GIS 的各种功能模块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控件,每个控件完成各自的功能,各部分通过可视化开发工具集成形成的应用系统;
VR-GIS 是以地球系统为对象的虚拟现实技术,(3)是虚拟现实与地球信息系统结合的产物;
(4)TGIS 跟踪和分析空间数据随时间的变化,描述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5)互操作GIS 解决地理数据的共享和继承、地理操作的分布和共享等需要,实现在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系统或其应用系统之间的互相通信和协作;
(6)3S 集成由GPS , GIS 和RS 进行集成得到。
11.试以格网DEM 数据为数据源,提取山丘地区的山顶高程信息。
【答案】(1)以地表单元网格四个顶点的高程的平均值作为该单元的平均高程。
(2)地表单元网格顶点的高程与研究区域内最低点高程之差的平均值为该单元的相对高程。
(3)高程变异是反映地表单元网格顶点高程变化的指标,数字高程模型包括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两种信息,可以直接在野外通过全站仪或GPS 等进行测量,也可通过航空影像和遥感影像获得。具体采用何种数据源和相应的生产工艺,一方面取决于数据源的可获得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数字高程的分辨率、精度要求、数据量大小和技术条件等技术来源。
12.GIS 产品有哪些表现形式? 各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案】(1)按输出的载体类型分类:
①常规地图(是印刷在纸张、塑料薄膜等材料载体上的,是GIS 产品的重要输出形式) ②数字地图(一种新的以计算机为存储和显示载体的地图形式)
(2)按输出的内容和形式分类:
①全要素地形图(在内容上通常全面表达水系、地貌、植被、居民点和独立地物等地理要素,采用统一坐标系统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比例尺系统,以及统一的编制规范和图式符号,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②各类专题地图(突出表现一种或者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图)
③遥感影像地图(及时提供准确,综合大范围的各种资源环境数据,成为GIS 重要数据源之一)
④统计图表与数据报表
13.什么是虚拟现实? 它在GIS 可视化中的意义及发展前景如何?
【答案】(1)虚拟现实
也称虚拟环境或人工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即构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的可感知环境,演练者通过专门的设备可在这个环境中实现观察、触摸、操作、检测等试验,有身临其境之感。
(2)虚拟现实在GIS 可视化中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引入GIS 将使GIS 更具吸引力,采用虚拟现实中的可视化技术,在三维空间中模拟和重建逼真的、可操作的地理三维实体,GIS 用户在客观世界的虚拟环境中将能更有效地管理、分析空间实体数据。因此,开发虚拟GIS 已成为GIS 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和虚拟现实硬件价格的降低,使得开发成本低廉的虚拟现实软件包成为可能,如用户可通过VirtualGIS 软件在三维环境中观察和分析GIS 数据。KollerD 等开发的一个实时三维GIS 可使用户在编辑、分析复杂的地形数据库时产生一种临境感。
14.在关系数据模型设计中,函数依赖和范式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1)函数依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