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知察权

【答案】知察权,又称知晓权、知情权、了解权、采访权,是指在民主社会,公民有权依法闻知政府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及一切有利其正当活动的信息。知察权的主要内容是,新闻传播者的职业行为一一收集、核实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活动不受阻碍,政府、公务员及一切有关方面人士不拒绝提供公民依法应知晓的信息。凡政府、公务员及有关人士有意扣压公共新闻信息,或有意传播虚假消息,便被认为侵害了这项权利。如果新闻媒介知晓某一信息而隐匿不公开报道,也被认为侵害该项权利。

2秘匿权

答:秘匿权,又称“取材秘密”、“消息来源秘密”、“保护新闻来源”、“保守职业秘密”权利,是指新闻传播者不向外界透露消息提供者身份和姓名的权利。国家法律保护这项权利,以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保护消息提供者不受报复和打击。在民主社会,新闻传播者享有的秘匿权同保守国家秘密并不构成冲突。有的国家为确保真实报道和司法正常进行,规定必要时,司法机关在取证程序中新闻传播者不得行使秘匿权。

2. 新闻传播调控

【答案】从控制论看,新闻传播的调控,是施控方一一新闻媒介机构及其新闻传播者一一通过新闻传播通道,对受控力-一一新闻受传者一一发送新闻信息的流向及流量所进行的调节与控制。从新闻传播学看,新闻传播调控,主要指国家和政党利用法律、行政、物资以及新闻宣传纪律等手段,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流向与流量进行强制性的管理与约束。实施新闻传播调控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事业的走向适合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使它们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并且国家为了监管媒介机构履行其编辑方针实施新闻传播调控。

3. 新闻传播起源的“好奇说”

【答案】新闻传播起源的“好奇说”是唯心论者对于新闻起源的一种观点。“好奇说”单纯地从人类的好奇心理甚至生理需要去解释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该观点认为,人总是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理。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形成报刊的最根本的条件是好奇本能。正是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