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11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如果在短期,一家完全竞争厂商发现,无论它选择何种产出水平都会蒙受亏损,那么这个厂商还会继续经营吗?
【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究竟是亏损经营还是停止营业,取决于产品的价格能否弥补厂商的平均可变成本。
假设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平均成本,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但厂商是否停止营业将取决于市场价格与厂商平均可变成本的大小。如果价格高十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应该继续经营; 反之,厂商应该停止营业。这是因为厂商在短期内无论是否生产,都必须支付固定成本,如果厂商停止营业,就会损失全部固定成本。所以,只要市场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就应该继续生产,这样,厂商不仅能够弥补平均可变成本,还能够补偿部分固定成本,从而使厂商亏损降至最低限度。如果对于任何产量,价格都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就应该停止营业,因为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可变成本的损失。如果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切,那么厂商继续经营或停止营业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即损失全部固定成本。
2.“劣等土地上永远不会有地租”这句话对吗?
【答案】这句话不对。分析如下:
根据西方经济学,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的稀少,供给不能增加; 如果给定了不变的土地供给,则地租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对土地的需求曲线的右移。土地需求曲线右移是因为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提高或土地产品(如粮食)的需求增加从而产品价格(粮价)提高。如果假定技术不变,则地租就由土地产品价格的上升而产生,且随着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因此,即使是劣等土地,也会产生地租。
3.试述资本的供给曲线。
【答案】资本是在经济生活中,厂商为从事生产而投入的除土地和劳动之外的厂房、机器、工具等要素。资本的数量是可变的。因此,资本供给问题首先是如何确定最优的资本拥有量的问题。资本所有者拥有多少资本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如何将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两方面进行分配的问题,也可以进一步看成是消费者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进行选择的结果。这就是消费者的跨时期消费决策,以使自己的总体效用最大化。在确定消费者愿意在资本市场上提供多少资本数量之前,要首先确定消费者所愿意拥有的最优资本数量及其变动情况。可以由消费者的跨时期消费决策推导出其最优的资本拥有曲线。消费者的最优资本拥有曲线就是指市场利率与消费者的最优资本拥有量之间的关系。消费者通过跨时期消费决策选择了自己的最优资本拥有量,而为了使这
些资本能够获得等于实际利率R 的报酬,他们就会将这些资本在资本市场上全部借贷出去。因此,消费者的资本拥有曲线也就是其资本供给曲线。
根据对当前消费和将来消费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来说,随着利率水平的上升,储蓄也会被诱使增加,从而贷款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与劳动的供给曲线的情况相同,当利率处于很高水平时,贷款供给曲线也可能向后弯曲。
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本市场的利率都是比较低的,一般不会大到足以使得资本拥有曲线向后弯曲。所以,可以推出消费者的资本供给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消费者的资本供给与市场利率是同方向变动的。如果我们将市场中所有消费者的资本供给曲线简单地水平相加,便可以得到市场的资本供给曲线。市场的资本供给曲线与消费者的资本供给曲线一样,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4.在长期,完全竞争市场需求的变化对行业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在长期,完全竞争行业可以划分为三类,即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减行业和成本递增行业。这三类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特征是不相同的,所以,市场需求变化对这三类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影响是各异的。
(1)对于成本不变行业来说,其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所以,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导致行业长期均衡产量同方向的变化,而长期均衡价格不发生变化。
(2)对于成本递减行业来说,其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导致行业长期均衡产量同方向的变化,导致长期均衡价格反方向的变化。
(3)对于成本递增行业来说,其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所以,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导致行业长期均衡产量同方向的变化,导致长期均衡价格同方向的变化。
二、计算题
5.假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为
完全竞争市场。
(1)当P=1,单位劳动的名义工资为4美元、3美元、2美元、1美元时,劳动力需求各为多少?
(2)给出劳动力需求方程。
(3)在P=2,名义工资分别为4美元、3美元、2美元、1美元时,劳动力需求各为多少? (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对劳动力需求有何影响?
【答案】(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企业在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成本(即雇用单位劳动的
,名义工资为W 。名义工资)处决定劳动力的需求量。在此,边际产品价值为P (14-0.08N )
当P (14-0.08N )=W时,已经决定了价格水平P 对应每个名义工资水平的劳动需求量。因此,当p=l时,4美元的工资水平就业量为125单位;
3美元的工资水平就业量为单位;
2美元的工资水平就业量为150单位;
,其中N 是劳动投入量。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为
1美元的工资水平就业量为单位。
(2)从(1)中可以求解在P 和W 水平下的劳动力需求N 。P (14-0.08N )=W可化简为0.08PN=14P-W,此时的劳动力需求函数为。
(3)当P=2时,根据(2)中的劳动力需求函数,可求出不同工资水平下的就业量N :W=4时,N=150;
W=3时,N=156.25;
W=2时,N=162.5;
W=1时,N=168.75。
(4)把(1)和(2)中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分别画在一张图里,如图所示。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劳动力需求曲线从N d 向上移至N
d ´。
图产品价格变化对劳动需求曲线的影响
6.
设一个产品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其中P 为产品价格,Q 为产品需求量。厂商的成本函数为C (q )=cq,其中,C 为生产成本,q 为产品产量,c 为常数,且0 (1)考虑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计算市场的均衡价格和需求量。(2)考虑完全垄断市场,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计算市场的均衡价格和需求量。 (3)考虑双寡头草断市场,存在厂商1和厂商2,两个厂商通过选择产量进行古诺竟争,计算市场的均衡价格和需求量。 【答案】(1)完全竞争市场时,厂商的均衡条件为P c =MC。由已知有MC=c,则市场均衡价格为P=c。由a-Q=c,求得均衡产量为Q c =a-c,0 (2)完全垄断市场时,厂商是价格制定者,生产决策满足MR=MC。当a>Q时,MR=a-2Q,则c=a-2Q求得均衡产量为,均衡价格为。 (3)双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对十厂商1来说, 其利润函数为: 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此为厂商1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