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宪国大

【答案】在国民党军事失败、政治经济面临严重危机的形势下,蒋介石为使其统治合法化,1948年3月29口至5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了所谓“行宪国大”,其中心议题就是选举总统、副总统,开始实行民主宪政。4月19日,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为中华民国总统。之后副总统的选举则集中突显了李宗仁、蒋介石之间的矛后,蒋介石意欲让孙科当副总统,李宗仁不顾蒋介石的意愿与孙进行竞争,最终以微弱优势胜出,4月29日,李宗仁当选副总统。在外部危机、内部矛盾严重的情况下,行宪国大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激烈。

2. 曹锟贿选

【答案】曹锟贿选是指1923年曹锟以巨额贿赂国会议员的历史事件。曹锟1885年入天津武备学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随军去朝鲜,战后投靠袁世凯。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与吴佩孚等控制了北京政府,逼总统徐世昌下台,抬黎元洪继任总统。1923年黎元洪下台后,曹锟急于当总统,但当时议员大部分离京南下,总统“选举”无法进行。曹锟派人设立俱乐部,以40万元收买国会议长,并以五千到一万元不等的价格收买国会议员,调动军警包围会场,迫使议员选举他为大总统。曹锟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同时公布仓促炮制的《中华民国宪法》。直系独霸北京政权,民主丧失殆尽。曹锟贿选遭到全国各界的强烈反对,时人称之“贿选总统”,那届国会被称为“猪仔国会”,议员被称为“猪仔议员”。

3. 第三党

【答案】第三党是以国民党左派邓演达为首的,从国民党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正式名称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其基本立场是要在国共两党之外,结成第三种势力,经过第三条道路复兴中国革命,因而被称为第三党。1927年冬,谭平山、章伯钧、季方等在上海成立“中华革命党”,表示继续奉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是第三党形成后最早采用的名称。该党与在海外的邓演达保持联系。1930年8月,第三党的名称正式定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邓演达被选为中央干事会总干事,负责主编《革命行动》月刊。该党经过一番整顿以后,一度发展很快,曾建立十一个省区和三个市区的地方组织。第三党积极进行反蒋活动,特别是邓演达利用他以前在黄埔军人的影响,策动蒋系军官反蒋,给蒋介石的统治造成一定的威胁。1931年8月,邓演达被逮捕,11月被秘密杀害于南京。邓演达的遇害,使第三党受到极大打击。此后第三党的成员,除一部分投靠蒋介石外,其他人继续坚持斗争,但在蒋介石高压政策下,

他们只能在狭小的圈子内进行隐蔽的活动。

4.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答案】“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是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陈云这个设想,不仅突破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且涉及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合法存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问题,对当时经济体制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5. 北伐战争

【答案】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联合进行的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战争。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由蒋介石任总司令,从广东出师北伐。西路军占领湖南,攻克湖北武汉; 中路军占领江西; 东路军占领福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的军事胜利。

6. 法币

【答案】法币是国民政府发行的一种不兑换纸币。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禁止银元流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曾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后来不断贬值,1948年为金圆券所取代。

7. 中共八大

【答案】中共八大是指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中共八大是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大会。它关于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理论以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8. 四联总处

【答案】四联总处是指1939年9月,国防最高委员会《战时健全中央金融机构办法纲要》规定中央、中国、交通、农业四家银行合组的负责办理政府战时与金融、经济政策有关的各项特种业务的联合办事处。办事处设理事会,主席由蒋介石亲自担任,由各银行总裁、董事长和财政部、经济部的代表组成。下设战时金融委员会、战时经济委员会,全国节约建国储蓄劝储委员会和秘书处。四联总处统制了全国货币的发行、贴放、汇兑和物价调整等。

9. “三面红旗”

【答案】“三面红旗”是指中共1958年提出的包括“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内的施政口号。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因为三面红旗非常具有鼓动性,使人民精神振奋,并相继提出了“赶英超美”、“苏联老大哥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等口号,做出了全民大炼钢铁、粮食亩产数十万斤(放卫星)、全民炼钢铁、集体吃食堂等狂热举动,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10.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答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的一个条约。根据条约换文,中华民国政府允许将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人民在外蒙当局的监视和控制下进行公民投票,结果显示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的换文规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

二、论述题

1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国民党各派军阀的战争有哪些?

【答案】国民党各派军阀间争斗的主要表现为军阀混战,按时间先后主要有:

(1)蒋桂战争。战前蒋桂间的争斗由来已久,蒋介石以南京政府的名义下令讨桂,蒋桂战争爆发。由于受蒋的收买,桂军一部在前方倒戈,使桂军从武汉地区仓皇撤退,蒋军进入武汉。随后,蒋派军队由湘、粤、滇三路进攻广西。不久,李宗仁组织南路“护党救国军”,通电反蒋,并派兵进攻广东。受到蒋支持的粤军打败桂军,蒋任命原桂系军人俞作柏为广西省政府主席。蒋桂战争结束。

(2)蒋桂战争之后,相继爆发蒋冯战争、第二次蒋桂战争和蒋唐战争。1929年10月,冯军将领宋哲元等通电讨蒋,蒋介石下令对冯军进行讨伐,从10月下旬到11月,蒋冯两军在豫西展开激战。战事发动后,原来答应与冯联合反蒋的阎锡山,转而附蒋反冯,结果冯军败回陕西。11月,在蒋桂战争中被蒋起用为师长的张发辛,与桂系联合,组成“护党救国军”,进攻广东。12月,蒋派何应钦率军援粤,张、桂军被击败,这是第二次蒋桂战争。同时,唐生智与石友三联合,参加“护党救国军”,举兵拥汪反蒋,不久被蒋打败。

(3)蒋介石与冯、阎、桂之间的中原大战。1930年5月11日,蒋介石下总攻击令,中原大战爆发。10月,阎、冯等完全失败。历时近半年的中原大战,给人民造成极大灾难。经过1929

年至1930年的军阀混战,蒋介石打败了所有反对力量,在国民党军阀势力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1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形成过程如下:

(1)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明确表示只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