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科住院医师题库>口腔黏膜病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病机制属()

A . Ⅰ型变态反应
B . Ⅱ型变态反应
C . Ⅲ型变态反应
D . Ⅳ型变态反应
E . 颌面部蜂窝织炎

病历摘要:女性,57岁主诉:反复右鼻塞3年。现病史:患者3年来反复出现右鼻塞,经一般治疗无明显缓解。体格检查:外鼻无畸形,鼻前庭无异常。双鼻腔粘膜充血,鼻中隔居中,双下鼻甲稍肿大。左中鼻道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左鼻腔未见肿物。右中鼻道少许脓性分泌物,右鼻腔见半透明粉红色菜花样肿物,主要来自中鼻道。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MassonFontana黑色素银浸染色的正确结果是() 黑色素呈黑色。 黑色素呈暗绿色。 嗜银细胞颗粒呈棕色。 细胞核呈蓝色。 胶原纤维呈紫色。 下列哪项是颈内动脉缺血的临床表现()。 突然眩晕。 突然感觉和运动障碍。 耳鸣。 听力障碍。 吞咽困难。 患者,女,31岁。因误服“农药”急诊入院,检查:恶心呕吐、口唇青紫、流涎、意识模糊、脉搏呼吸增快,血压下降。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该患者宜采用的洗胃液是()。 1:5000高锰酸钾。 茶叶水。 碳酸氢钠。 生理盐水。 硫酸铜。 患者男性,45岁,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体检:脾肿大明显,肝脏中等肿大,胸骨有压痛。检验:Hb78g/L,WBC35.2×10<sup>9</sup>/L,PLT135×10<sup>9</sup>/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6%。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降低。该病人骨髓象检查不会出现下列何种情况()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原始粒细胞多大于10%。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巨核细胞增多。 骨髓可发生轻度纤维化。 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病机制属()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血管神经性水肿为一种急性局部反应型的黏膜皮肤水肿,特点是突发性局限性水肿,但消退亦较快,发病机制为抗原或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作用于浆细胞,产生IgE,附着于肥大细胞,使之脱颗粒,释放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引起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使组织迅速肿胀。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