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EB病毒的潜伏部位是()

A . 迷走神经节
B . B淋巴细胞
C . 颈上神经节
D . 骶神经节
E . 三叉神经节

腮腺炎病毒的特点是() 对乙醚敏感。 日光曝晒1小时死亡。 在痰和渗出物中可存活数周。 一般室温下2~3天失去传染性。 在10℃水中可以存活1~2周。 箭头所示,PAS染色法呈现阳性)男性,60岁,咳嗽、咳少量痰半年,X线见胸部一境界不清的圆形阴影。切除的肺叶有一灰白色结节。切面可见少量坏死区。镜下可见小脓肿和肉芽肿性病变,在一些多核巨细胞胞浆内有多个圆形粉染的小体。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肺炎球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 隐球菌感染。 毛霉菌感染。 曲菌感染。 患者女性,48岁,因“间歇性咽痛,咽下困难,伴反酸、胃灼热6个月余,呕血2小时”来诊。患者2小时前突然出现呕血,量约100ml。既往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6.8℃,脉搏84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怒张。心率84次/分,双下肢轻度水肿。提示经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有糜烂颗粒状改变和易出血现象。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脾、肾未见异常。此时应做的进一步处理包括() 使用抗胆碱能药物。 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多巴胺。 给予胃黏膜保护剂。 使用制酸剂。 静脉应用前列地尔。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早期患儿和隐性感染者。 恢复期患儿。 慢性带毒者。 猩红热患儿。 猩红热患儿和带菌者。 Cori循环是指() 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有氧时乳酸重新合成糖原。 肌肉从丙酮酸生成丙氨酸,肝内丙氨酸重新变成丙酮酸。 肌肉内蛋白质降解生成丙氨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内异生为糖原。 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经血循环至肝肉异生为葡萄糖供外周组织利用。 肌肉内蛋白质降解生成氨基酸,经转氨酶与腺苷酸脱氨酶耦联脱氨基的循环。 EB病毒的潜伏部位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