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助理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题库>财务与会计题库

问题:

[多选] 债权人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十分重视,以下指标中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是()。

A . 流动比率
B . 速动比率
C . 现金比率
D . 存货周转率
E . 总资产报酬率

被保险人事先没有预见到伤害的发生,可理解为()。 伤害的发生是被保险人事先所不能预见或无法预见的。 伤害的发生是被保险人事先所不能预见的。 伤害的发生是被保险人事先无法预见的。 伤害的发生是被保险人事先能预见但无法预防的。 综合题: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所得税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甲公司和乙公司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应收乙公司账款的账面余额为117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70万元。由于乙公司连年亏损,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偿付应于2013年12月31日前支付甲公司的应付账款。经双方协商,于2014年1月2日进行债务重组。乙公司用于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如下:甲公司减免扣除上述资产抵偿债务后剩余债务的80%,其余债务延期1年,并于2014年6月30日和2014年12月31日收取利息.实际年利率为2%。债务到期日为2014年12月31日,重组过程中甲公司未向乙公司支付任何款项。 (2)因债务重组,甲公司取得的上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仍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4年6月30日其公允价值为260万元,2014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270万元,2015年1月10日,甲公司将上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外出售,收到款项280万元存入银行。根据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3)因债务重组,甲公司取得的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2014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00万元。 (4)因债务重组,甲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仍作为库存商品核算。 假定:(1)不考虑除增值税和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的影响。 (2)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要求:(1)分别编制2014年1月2日甲公司和乙公司债务重组的会计分录。 (2)分别编制甲公司和乙公司剩余债务期末计提利息及到期清偿债务的会计分录(每半年计提一次利息)。 (3)编制甲公司债务重组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时的会计分录(不考虑与所得税相关分录的编制)。 (4)计算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并编制其会计分录(不考虑与所得税相关分录的编制)。 (5)计算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6)计算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7)根据资料(2)和(3),编制2014年甲公司与递延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 以下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的指标是()。 销售毛利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现金偿债比率。 存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关于意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意外是指侵害的发生是违背保险人主观意愿的。 意外是就被害人的主观状态而言,是指侵害的发生是保险人事先没有预料。 意外是就被害人的主观状态而言,是指侵害的发生是被害人事先没有预见到的,或违背被保险人主观意愿的。 意外是就保险人的主观状态而言,是指侵害的发生是保险人事先没有预见到的,或违背保险人主观意愿的。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截至2007年7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9.4%,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约4%,且波动性逐渐减弱,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作用开始显现。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银行间市场是外汇市场的核心,改革后银行间市场的交易机制包括()。 A.双向交易。 单向交易。 询价交易。 美元做市商制度。 债权人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十分重视,以下指标中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