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工业大学F570化工原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何谓萃取操作的选择性系数?什么情况下

【答案】选择性系数定义如下:

当组分B 不溶解于溶剂S 时(完全不互

,溶物系)

2. 恒速干燥段的湿物料表面温度是什么温度?为什么?

【答案】恒速干燥段的湿物料表面温度等于干燥介质的湿球温度。恒速干燥段是表面汽化控制段,在此阶段,对流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不变,水分恒定速率汽化,汽化的是非结合水,水分由物料内部向表面输送的速度足以保证物料表面充分润湿。

3. 简述填料塔等板高度HETP 的概念。

【答案】HETP 表示分离能力和一块理论板相当的填料层高度。

4. 在相同管径的两条圆形管道中,同时分别流动着油和清水相近,试判断油速大还是水速大,为什么?

【答案】油速大。因为

若雷诺数相同,且密度

二、计算题

5. 有一列管式换热器,外表面积为为0.2MPa (绝对压力),冷凝给热系数为

列管为

的钢管。用饱和水蒸气将处理量油的平均比热容

试求:

为25000kg/h的油从40°C 加热到80°C 。油走管程,流动状态为湍流。蒸汽走壳程,水蒸气压力(1)当油的处理量增加1倍时,油的出口温度为多少?若要保持油的出口温度仍为80°C ,换热器是否够用?(2)若不够用,可采取哪些措施?(3)并联或串联多大的换热器才够用?要考虑哪些因素?(4)处理量增大1倍,若将加热蒸汽提高到0.3MPa ,能否保持油的出口温度?(5)油的处理量不变,如果油的黏度增大1倍,仍为湍流流动,其他物性参数不变,油的出口温度为多少?(6)由于换热器运行时间较长,使得管壁增加了一层油垢,其厚度为1mm ,导热系数为0.2W/

此时油的出口温度为多少?

【答案】(1)原工况

水蒸气压力为0.2MPa 时的饱和温度为T=120°

C

因为所以

因为

因为

所以所以

接近K 。可取

当流量増大1倍时,

由此得

若保持油的出口温度仍为80°C ,则

所以当油的处理量增大1倍时,要保持油的出口温度不变,原换热器不够。 若仍使用原换热器(换热面积为

设油的出口温度为)

可见,此时油的出口温度达不到80°C ,只能达到76.2°C 。

(2)油的处理量增大1倍,若仍需保持出口温度80°C ,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增大传热面积,即并联或串联一台换热器; ②提高加热蒸汽压力,以提高传热推动力; ③增大管程揣动程度,提高管程

以降低管程热阻。

(3)流量增大1倍,若并联一台同样大小的换热器,则流速不变,K 不变,而换热面积增大1倍,所以并联一台m 2的换热器正好够用。

流量増大1倍,若串联一台换热器,则由(1)的计算可知,只需串联一台面积为器即可。

若串联一台同样大小的换热器,则串联后的面积为

油出口温度为

所以串联一台同样大小的换热器,油的出口温度可达96°C ,若油的出口温度只需80°C ,则可降低蒸汽压力。

(4)油的处理量増大1倍,若将水蒸气压力提高至0.3MPa ,

则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为

设油出口温度为

的换热

所以,当油的处理量増大1倍后,提高蒸汽压力,能保持油的出口温度。 ,

设油出口温度为

(5)当油的处理量不变,而黏度增大1倍时(仍为湍流)

所以

可见,油的黏度增大1倍,其出口温度降低为72.7°C 。

6. 拟在常压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空气中的氨,已知入塔空气中氨气含量为1.3%,(体积百分比)要求氨的回收率为99%,已知塔内操作气流密度为

实际用水量为最小用水量的

,为

1.5倍,,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i.2x气体体积总传质系数

【答案】由题知,

已知X=x,Y=y,则最小液气比为:

7. 某液体混合物含溶质A 为40%, 含稀释溶剂B 为60%,用循环萃取剂进行单级萃取,该萃取剂含纯溶剂S 为90%,溶质A 为5%,稀释剂B 为5%(皆为质量分数),物系的溶解度曲线及平衡联结线的内插辅助线如图所示,试求:

(1)可能操作的最大溶剂比多大?相应的溶质A 萃余率多大?所得到的萃取液与萃余液含量(即将循环萃取剂完全脱除后的含量)多大?

则因为

因为气、液相浓度都很小,可近似认为气、液流密度均为常数,且X=x,Y=y,计算填料层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