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6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政治经济学教材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产力式
【答案】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而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方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起决定作用。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和社会文化等方面。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社会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
2. 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
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
①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
②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
③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
④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3. 卡特尔
【答案】卡特尔是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企业为垄断商品销售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词立的协定。内容包括:划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产量或规定商品售价。参加者不得违反协定,但它们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独立性。参加者之间为争取有利的销售市场和扩大产销限额进行着剧烈的竞争,常使协定瓦解。1865年最早产生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随着垄断资本的国际化产生了国际卡特尔。按协议内容卡特尔可以分成规定销售条件的卡特尔、规定销售价格的卡特尔、规定产品产量的卡特尔、规定利润分配的卡特尔、规定原料产地分配的卡特尔等。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作为卡特尔成员,各自在法律上保持其法人资格,独立进行生产经营,但必须遵守协议所规定的内容。卡特尔成立
时,一般签订书面协议,有的采取口头协议形式。成员企业共同选出卡特尔委员会,其职责是监督协议的执行,保管和使用卡特尔基金等。由十成员企业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会因经济发展而变化,卡特尔的垄断联合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经常需要重新签订协议,甚至会因成员企业在争取销售市场和扩大产销限额的竞争中违反协议而瓦解。
4. 虚拟企业
【答案】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的优势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的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虚拟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网络虚拟企业,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网和信息技术、电子货币等先进技术手段,提供商品和服务;
(2)品牌型虚拟企业,主要是指以商品和服务品牌资源为核心,而虚拟掉生产等部分职能的企业;
(3)联盟型虚拟企业,主要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资源优势互补的企业,为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结成的利益风险共享的松散型联合体。
5. 货币层次
【答案】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范围小断扩展,出现了M 0, M 1, M 2, M 3, M 4……边界小同的货币层次。按照货币的流动性,货币层次可分为:
M 0=现金(纸币和硬币)
M 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M 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 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 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人寿保单等)
6. 资源配置
【答案】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资源(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资源配置的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某种资源由于存在稀缺性,它被用于甲种用途就小能用于乙种用途,因此各种用途在使用资源不具有排斥性。资源配置的任务就是在资源的多种用途中选择最有效的用途。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计划配制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计划配置方式是指以计划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方式,它是通过计划机制发挥作用来实现资源配置的; 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它是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实现资源配置的。
7. 商业利润
【答案】商业利润是指从事商品买卖所获得的利润。前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商业资本常通过贱
买贵卖,进行不等价交换,其利润主要来自小生产者所创造的剩余产品甚至部分必要产品,还通过和奴隶主、封建主进行商品买卖,从这些剥削者手里瓜分到一部分剩余产品。资本主义的商业利润是由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在量上等于平均利润,体现了商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共同分配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中,商业利润一般不低于平均利润。
8. 社会总产出
【答案】社会总产出是指社会生产的总成果,也称作社会总产品。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供社会消费和使用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社会总生产。社会总生产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周而复始、不断地运行和发展,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社会总产出的实物构成按社会生产成果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两部分。相应地,生产社会总产品的部门可分为两大部门: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称为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物质性服务,即与物质产品的生产、维修、运输和分配有关的服务); 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称为非物质生产部门。
分析社会总产出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来考察,社会总产出的总量即其价值构成,可用系列总量指标来衡量,如GDP.GNP , NI 等。社会总产出的结构即其生产门类划分和创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亦即产业结构和社会总产出的地区分布。
9. 虚拟资本
【答案】虚拟资本是以各种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够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 另一种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任何价值,而是对未来收入的一种索取权凭证。它是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实际资本的纸质复制品,是虚拟的一种资本形式。虚拟资本的买卖价格不是依据其票面值,而是根据其预期收入来确定的。计算公式为:虚拟资本价格一预期收益/平均利率。虚拟资本的价格与其预期收益成正比,与平均利率成反比,而与实际资本的价值变动无直接关系。
虚拟资本和信用密切相关,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影响着信用,特别是银行信用本身。货币的虚拟化是信用制度产生的前提; 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 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生产的基础,虚拟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
10.生产关系
【答案】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即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体系。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