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995专业技法与理论[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述题

1. 清初“四僧”的绘画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四僧”是指清初石涛、朱耷、髡残、弘仁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他们都是由明入清的遗民,以绘画寄托亡国之痛,抒发内心的强烈情感。四僧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限于临摹,不囿于挪用古法。以个性鲜明的艺术,突破了四王派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艺术风貌虽各不相同,在当时都是十分新颖大胆的创造。

2. 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答案】《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阂中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夜宴图》作者顾闳中以画人物肖像著称,他的《韩熙载夜宴图》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作品以屏风为界,将画卷分为五个故事情节:听乐,击鼓,休息,清吹,送客。随着情节的进展,主要人物韩熙载在每段中出现,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

画家对人物的刻画尤为深入,以形写神,并且,循着画中所画人物的视线看去,没有一个人的视线是超脱于画的,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画中人物有的弹奏舞蹈,有的按拍欣赏,情态生动。而对主人公刻意描绘,曲尽神形。但无论韩熙载在5个场景中做什么事,始终眉峰双锁,若有所思,沉郁寡欢,与夜宴歌舞戏乐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韩熙载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人物特殊的个性。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共分:夜宴、观舞、休息、清吹、宾客应酬等五个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画中人物形象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至手的表情都处理的十分成功,特别是韩熙载的形象刻画有肖像画特点,衣冠穿着反映了他的放纵。

这幅画的色彩艳丽又不失优雅,采用了工笔中彩的手法,画面细腻,艳丽富有装饰性,作品的艺术水平也相当高超,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加丰富、和谐,家具器皿、乐器等描绘细致精微,线条劲健洗练,色泽匀净富丽,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和音乐、舞蹈史及绘画史的重要形象史料。全画笔致细劲,明丽的色彩与床案及男性衣冠的沉着色彩相协调,取得很好效果。,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帘幕、帐慢、枕席上的图与绚烂多彩色彩对比参差,交相辉映,使整体色调艳而不俗,呈现高雅的格调。

3. 列举清代木版年画的刻印中心及各自的表现题材、呈现风格。

【答案】明代后期出现了印制木板年画的作坊,到清代前期又有扩大和增长。全国己经形成了若干生产中心。这些年画中心的生产能力强,行销范围广,而且有着鲜明的地区特色,最著名的有天津杨柳青、江苏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县杨家埠。

(1)天津杨柳青年画

①位于天津以西的杨柳青年画题材广泛,包括神码、生活风俗、历史故事、戏曲小说、娃娃美人等。

②绘画风格上,明显受到殿版版画和宫廷绘画的影响,追求绘画效果,单色制版,人工染色,刻工精细,赋色鲜丽。

产品行销北方、东北和西北等地,代表作品有康熙年间的《喜叫哥哥》、乾隆年间的《盗仙草》和道光年间的《庄稼忙》等。

(2)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在苏州北城工艺美术行业的集中地。明代开始印制年画,康熙年间出现了年画作坊,雍正、乾隆朝时更为兴盛。

①表现内容以故事性画面为主,并乐于表现城市面貌与市民生活。

②采取套色木刻的方法,善用粉红、粉绿等色彩,作风比较写实,明净强烈。

代表作品有《苏州阊门图》、《花果山猴王开操》、《百子全图》等。

(3)杨家埠年画

①杨家埠在山东潍县城东北,内容以神码为主,体裁形式丰富多样,如炕头画、窗顶画、窗旁画等。

②风格上受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画的影响,造型夸张,构图饱满而富有装饰性,色彩以红、绿、黄、紫为主,对比强烈,风格质朴生动。

代表作品有《门神》、《男十忙》、《女十忙》等。

4. 简述吴昌硕的艺术特色。

【答案】吴昌硕是中国近代画坛承先启后的一代艺术大师,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文人画之大成者,又是继赵之谦、任伯年、虚谷诸家之后的“海派”大家,即“后海派”领袖之一。其作品的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

(1)吴昌硕先习篆刻、石鼓文,而后学画,他总是以篆描之法入画,用石鼓文的笔法作画,精心苦练,“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创造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并自成一家,开拓了宽博厚朴的画风;

(2)诗、书、画、印一炉冶,是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理想,也是他绘画的重要特色;

(3)用笔深厚有力,富于书法的韵味,用墨浓淡干湿,各得其宜,传达出超乎形似的神韵;

(4)绘画布局喜欢对角倾斜构图,作画也往往从画幅中间落笔,使他的画作极具古意,同时又极具现代感;

(5)题材多为梅兰竹菊和蔬果,用色大胆,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

5. 赵孟烦的绘画特色。

【答案】赵孟烦是元代画坛上的中心人物,其绘画功力深厚,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无所不能,水墨、青绿、工笔、写意诸体兼备。他在艺术主张上标榜“古意”,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反对南宋院画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 他又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认为“书画本来同”,将书法用笔引进绘画之中,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6. 简述《历代名画记》的具体内容。

【答案】(1)《历代名画记》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唐代张彦远著。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①对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②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赏,收藏。③画家传记及作品。

(2)《历代名画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史论结合的著史传统,在占有尽可能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以当时绘画实践所能达到的理论认识为指导,作绘画历史规律的探讨和理论的归纳。

(3)书中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进一步阐发了谢赫的“六法”,强调了“气韵”、“骨气”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作画在于“得意”的主张。指出古代绘画中存在着“疏代“密”二体的发展线索和唐以来师资南北传授系统。

(4)全书汇集了三百七十余位画家传记资料及其作品著录,是一部系统的绘画史学名著,在中国绘画史学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是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经典文献。

7. 宋代陶瓷的艺术成就。

【答案】宋代的陶瓷,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故称宋代是“瓷的时代”。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各窑场在工艺、釉色、造型和装饰诸方面各有所长,形成了各具地区特色的瓷窑体系,不同的窑系之间相互竞争,促使名瓷的出现。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诸窑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定窑之清秀,汝窑、耀州窑、龙泉窑之浑厚,官窑、哥窑之典雅,钧窑之绚丽,磁州窑、吉州窑之浑厚的民间特色。

从总体上看,宋瓷的造型简洁、优美,为我们创造了卓越的美的下艺形象。器皿的恰当的比例和尺度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这是宋瓷受人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宋瓷装饰手法多样,釉色丰富,整体呈现清新典雅的艺术特色。

8. 赵孟頫在书画上提出了哪些见解,其艺术成就及影响如何?

【答案】赵孟頫是元代著名诗人、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