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870专业综合考试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单选题

1. 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少自主性净税收,会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 B. 国民收入减少 C. 国民收入不变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答案】A

【解析】减少税收意味着个人和企业的收入的增加,民收入增加。进而导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刺激总需求扩张,国

2. 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

A. 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 B. 消费需求变化得如此反复无常以致它影响投资 C. 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 D. 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答案】A

【解析】凯恩斯认为,厂商的预期受其情绪影响而易变动,预期无实在的根据,厂商的预期具有不确定性,故投资者作出决策所依据的基础是不可靠的,这样,投资也极易变动。

3. 当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 。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 不相关 【答案】B

【解析】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倍,政府转移支付减少导致国民收入减少

倍。两者同时发生意味着国民收入增加了。

4. 若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50+0.8(y-t ),且政府税收t 与自发性投资支出i 0同时增加50亿元,则均衡收入水平将( )。

A. 增加100亿元 B. 减少50亿元

C. 增加50亿元 D. 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根据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有y=c+i+g=150+0.8×(y-t )+i+g,化简得y=750+5i+5g-4t,据此可知k i =5,k i =-4。当投资i 增加50亿元时,均衡收入增加时,y 最终增加50亿元。

(亿元);

同理,当政府税收T 增加50亿元时,均衡收入y 减少200亿元。因此,当两项财政政策同时实施

二、计算题

5. 假设一个经济的人均生产函数为

(1)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

(2)在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假定年折旧率为δ=10%,储蓄率为s=40%。那么稳态下的人均均产出和人均消费分别为多少? 【答案】(1)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

(2)在索洛模型中,经济的稳定条件为于是有:

解得:稳态下的人均资本k*=16。 稳态人均产出为:稳态人均消费为:

;

,(没有人口增加和技术进步)

,其中k 为人均资本。求:

6. 有以下生产函数的索洛增长模型描述了一个经济:

(1)解出y 作为s 、n 、g 和δ的函数时,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值。

(2)假设一个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每年1%; 一个不发达国家储蓄率为10%,人口增长率为每年4%。而在这两个国家中,g=0.02,δ=0.04。求出每个国家稳定状态的y 值。

(3)不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应该采取什么政策?

【答案】(1)根据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当经济达到稳态时,应满足条件:

即稳态条件下的人均资本应满足

,因为

(2)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稳态人均收入为:

,故稳态人均收入为:

对于不发达国家而言,稳态人均收入为:。

(3)通过(2)的计算,对比发达国家和小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和储蓄率的差异,可知小发达国家较低的储蓄率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造成了其较低的稳态人均收入。因此,不发达国家可以采取鼓励储蓄的政策来提高储蓄率,同时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如计划生育政策)来降低人口的增长率,从而提高其收入水平。

7. 假设产出中资本的份额是0.25,劳动的份额是0.75。

(1)请计算劳动增长率为1%、资本增长率为4%、产出增长率为4%时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2)计算劳动增长率为3%、资本增长率为3%、产出增长率为4%

时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3)为什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一个残差项?

【答案】(1)a=0.25(资本占产出的份额)和1-a=0.75(劳动占产出的份额)时,

于是,(2)

,即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2.25%。

,即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1.00%。

(3)资本、劳动和产出数据都是可以直接测量的,而要素生产率却不能被直接测量。由于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只能根据产出变动中不能被资本和劳动解释的那部分变动来推断,所以要素生产率是一个残差项。

8. 某统计资料如下:

分析上面的资料并回答如下问题: (1)国民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答案】(1)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资本折旧,而资本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因此国民生产净值=4800-500=4300(亿元)即800-300=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