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864专业设计之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女装编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制服

【答案】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层,在某种统一意志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制度或法规穿用的一定样式的衣服,即是制服。根据制服的社会规制力的强弱,可分为依照法律规定穿用的正式制服和根据社会集团的规章制度穿用的职业制服,如各不同工种的下作服、作业服、办公服和表现不同职业类别的职业服等。

2. 横切断体型

【答案】横切断体型:即轮切人体时切口平面的型,也是对直立的人体从头顶向下俯瞰时所得到的体型。这是立体地观察人体时所需要把握的体型资料。这种轮切的厚度越薄,所得到的资料一就越精确,通常每5cm 取一个切断面。在肩部、乳房部、骨盆部等曲线变化较大的部位,一般每2cm 取一个切断面。曲面变化小的部位还可每l0cm 取切断面。这些切断面对于体轴必须是直角,即垂直于体轴切。如果有意非垂直时,要把所取的角度记录下来。

二、简答题

3. 举例说明服装有哪些机能。

【答案】(1)防护机能

①服装具有适应气候机能,可以防寒、防暑。天气寒冷的时候人们会穿透气性差、层数较多的衣服; 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们会穿透气性较好的衣服。

②服装可以防风防雨等。如风沙过大,人们可以穿风衣,戴帽子; 下雨的时候穿雨衣。

(2)适应机能

①适应运动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运动着的人穿用各种衣物,一般首先要求这些衣物不阻碍人的各种动作,而且还要发挥出协助人们的各种生活行动,提高效率的作用。

②服装对于住居的适应

人的居住环境与人的着装关系十分密切。建筑是半永久性的生活设施,衣物则是不断变化的生活资料,因此,前者具有主导性和优先性,后者是受其影响而发展变化的。

(3)审美机能

①形态美

服装的形态美包含两方面的所包含的内容:一方面是衣物本身的材质美、制作工艺的精美和造型美:另一方面是人着装后衣与人混然一体,高度统一而形成的某种状态美。只有当这两方面的内容相互协调,高度统一时,才可能形成服装的形态美。

②色彩美

色彩美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衣物本身的配色效果; 另一方面是二次成形后,各种不同质感和造型的物体组合、搭配在一起时形成的配色效果。特别是衣物与衣物之间,衣物与人体之间的配色关系。

③动态美

服装是山活生生的人穿戴上一定的衣物形成的一种活动的审美对象。衣物的放松量、衣与人体之间的空间对于服装动态美的表现至关重要。像舞蹈服和传统的剧装等通过强调服装的动态美来创造某种艺术效果的特殊衣装,大都夸大了衣物离体部的装饰,如长长的水袖、宽敞的裙摆、悬垂的饰带,随着表演者优美的舞姿,表现出令人陶醉的动态美效果。动态美的表现与衣料有关,柔软的、轻盈飘逸的、垂感好的衣料,富有弹性的衣料,有动感花纹的衣料,都有助于动态美的表现。

(4)容仪机能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某种形式的着装效果来对他人表示某种礼貌和礼节,表达某种友好的心机,显示某种威严和高贵气质,这就是服装的容仪机能。

(5)服装的标识机能

利用服装象征着服用者身份这种社会作用,通过服装的外观性形态来区别服用者,表示其所属、职业、阶级、任务及行动的机能。

(6)扮饰机能

利用服装标识服用者的机能,可以使人感觉服用者像另外一个人,即穿上特定的服饰,就表现出那种服饰所表示的人格。扮装、化装、假装、拟装就是以此来变换人格内容的。这实际上是服装的蒙蔽机能。如化装是便衣警察、侦探、间谍、特务所惯用的人格变换手段,服装在其中发挥着很大的蒙蔽作用。;

(7)耐久机能

穿用衣物后表现出来的服装有如上所述的各种机能,但是人们希望这种机能有一种永久性,这就是服装的耐久机能。耐久机能分为机能耐久、构造耐久和材质耐久。

4. 人造纤维是何时发明的? 其发明有什么意义?

【答案】(1)人造纤维的发明

①在没有丝的生产的欧洲,很早就有人着手研究用人工的方法来制造丝。早在1664年,英国人罗伯特·胡克的研究录《Mficrographia 》中,就有关于人造纤维的构想。

②继胡克之后,经过法国人莱奥姆尔等科学家一系列的研究,1884年,法国人查尔东耐才成功地使人造纤维工业化。

③1890年,法国人迪斯派西斯发明了铜氨人造丝;

④1892年,英国人克罗斯和比万发明了粘胶人造丝;

⑤1894年,克罗斯和比万又发明了醋酷纤维。

⑥合成纤维的问世,是人造纤维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质的突破。1938年美国的杜邦公司把卡罗塞斯发明的聚酞胺纤维命名为尼龙,公布于世,并随即投入大量生产。其实,合成纤维早在1931年就己被德国的I.G 公司研制成功。

(2)意义

①天然纤维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化学纤维来自于煤、石油、石灰石、木材等普遍的原料,通过化学合成,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即可以生产。

②因不受自然条件限制,所以价格比较稳定,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量的提高,可不断地降低成本。

③根据其原料的特性和纺织方法,纤维的长度、粗细可以变化,可以按照需要制造出名目繁多的花色品种。

④从生产方面看,通过研究纤维的细微构造,带来了性能上的进步和完善。从用途方面看,人造纤维己经摆脱了从属于天然纤维或代替天然纤维的角色,而进入自己独有的境地。

5. 你如何看待服装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这个问题?

【答案】(1)服装的国际性

现代的国际关系,以维持世界和平,提高人类文化,确保人类的福利为目的,以国际性的联合团结为目标。伴随着这种形势,取得了近代世界领导地位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服饰,即所谓的西方服饰文化,占据了国际服的地位,作为世界上的共同服装,普遍受到人们的承认。特别是随着现代交通、通讯的发达,各国之间交流的频繁,贸易的发展,更加促使人类服装卜的国际性同化现象的形成。

(2)服装的民族性

由于各自所处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世界各地的民族服装文化还将继续被保留和发展,世界各民族一面穿着自己特有的民族服饰,一面使用着国际性的西式服饰,这种服装文化的融合、混合、共存现象也呈现出一种国际同化的趋势。

6. 举例说明服装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答案】(1)文明的移行

文明的传播,直接影响服装的变化。在文明传播过程中,服装受到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进展着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有时也融合进了原始住民的原始服饰,或者一面排除那些原始的东西,一面逐渐积累,不断提高文明程度。

这些服装变化的形态和内容,或者登上兴隆、进化的阶梯,或者走向退化和衰亡。一方面作为民族固有的服饰停滞或固定于各个地方; 另一方面,作为国际通用的服饰进行着世界性的传播。

(2)宗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