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财经大学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垄断
【答案】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②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仟何相近的替代品; ③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儿个:①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②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③政府的特许; ④自然垄断。自然垄断行业具有如下特征: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 帕累托最优
【答案】帕累托最优状态也称为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 是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它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V ·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
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
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的比率;
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③交换和生产的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
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
3. 生产者剩余
【答案】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它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SMC 曲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
生产者剩余
,且市场均衡价格为P 0,厂商生产者剩余也可以用数学公式定义。令反供给函数为P s =f(Q )
的供给量为Q 0,则生产者剩余为:
就单个生产者而言,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所获得的价格超出边际成本的部分。就整个市场而言,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以上、市场价格以下部分。
二、简答题
4. 一个社会仅有L 和K 两种资源,现在生产衣服的MRTS LK =4,而生产食物的MRTS LK =3,那么该社会现有的生产状况是否有效率? 为什么? 如何改进?
【答案】(l )生产上缺乏效率。
(2)生产帕累托最优要求: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使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任何商品中都相等,即,由于衣服和食物两种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因此不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3)由于生产衣服和食物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因此生产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存在帕累托改进。
具体调整过程如下:生产衣服MRTS LK =4,意味着生产衣服的厂商在确保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愿意增加一单位的劳动而放弃4单位的资本; MRTS LK =3,生产食物的厂商愿意少用一单位的劳动多使用3单位的资本,从而保持其产量不变。
这样,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要素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换,生产食物的部门放弃一单位的劳动给生产衣服的部门,而生产衣服的部门得到一单位的劳动后愿意放弃4单位的资本,在补偿食物部门所需要的3个单位的资本后还有一个单位资本的剩余(两部门的产量均未发生改变)。现在,剩余出来的一单位资本无论给生产衣服的部门还是
给生产食物的部门,都能提高产量,并实现帕累托改进。调整直到L 和K 在两部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5. 试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说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答案】(1)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市场经济中
的单个消费者(或称家户、家庭)和生产者(或称厂商、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消费决策和生产决策,来说明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进而说明稀缺性的资源如何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目的是为了论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机制。因此,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
①经济行为个体是进行自由的、分散化决策的理性经济人,即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②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从这两个基本假定出发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就构成了它的主要内容。具体地,它包括: ①供求规律;
②消费者行为理论,它构成消费品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③生产者行为理论或厂商理论,它构成消费品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④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或分配理论;
⑤一般均衡理论;
⑥福利经济学;
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对单个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而这三个层次都与价格因素有关:
①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里面都涉及到了价格问题。
②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的消费者和所有的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在第二个层次中,价格是核心。
③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单个市场的核心是价格,那么多个市场的核心仍然为价格。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可以通过下图予以描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