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题库>传染病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县某村2000年4月2日~6月17日发生伤寒暴发。临床症状以发热、畏寒、食欲缺乏和乏力为主,其中发热持续4~20天不等,持续38℃以上2~6天,平均3天。经疾病控制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伤寒杆菌检出率90.20%。该村村民饮用深井水和池塘水。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池塘水,该池塘卫生无人管理,人畜共用。首例病人刘某在外打工,病前2周返家,4月2日发病,之后该村陆续出现类似病人。发病高峰在首例发病后的第2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采取以加强饮水消毒为主的综合性措施,病例数很快减少。

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实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实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实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2005年9月27日9∶30左右,江苏沭阳县疾控中心接到张圩乡卫生院电话报告,称该乡中学有20余名学生发生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正在张圩乡卫生院就诊。接到报告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于10∶00左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采样,初步认为是"食物中毒"。28日又有不少学生到医院就诊,并出现"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29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派人现场调查,确定为一起学生集体细菌性痢疾暴发事件。 2005年9月27日9∶30左右,江苏沭阳县疾控中心接到张圩乡卫生院电话报告,称该乡中学有20余名学生发生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正在张圩乡卫生院就诊。接到报告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于10∶00左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采样,初步认为是"食物中毒"。28日又有不少学生到医院就诊,并出现"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29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派人现场调查,确定为一起学生集体细菌性痢疾暴发事件。 某县某村2000年4月2日~6月17日发生伤寒暴发。临床症状以发热、畏寒、食欲缺乏和乏力为主,其中发热持续4~20天不等,持续38℃以上2~6天,平均3天。经疾病控制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伤寒杆菌检出率90.20%。该村村民饮用深井水和池塘水。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池塘水,该池塘卫生无人管理,人畜共用。首例病人刘某在外打工,病前2周返家,4月2日发病,之后该村陆续出现类似病人。发病高峰在首例发病后的第2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采取以加强饮水消毒为主的综合性措施,病例数很快减少。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