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65毛中特概论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体和政体
【答案】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是我国的政体。
2. 和平赎买
【答案】(1)和平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它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和平方式变革所有制的设想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 过渡时期总路线
【答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4. 世界多极化
【答案】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二、辨析题
5.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比重的减少,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1)改革开放以来,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了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0多年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主体地位。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_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实践证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小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6. 私营企业的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答案】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1)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①劳动收入。这部分人办企业必然要进行经营管理工作,经营管理是一种复杂劳动,而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可以创造倍加的价值。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没有固定劳动时间的限制,没有“上班”、“下班”之分,而劳动时间的延长也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②要素收入。私营企业主作为有产者,其资产也必然带来要素收入; 有的私营企业主还拥有技术专利或技术专长,其技术也会带来要素收入;
③风险收入。市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机遇与风险并存,私营企业主进行商品生产,要冒市场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是个人担负的,因此,也应该获得风险收入。私营企业主可能在某个时期或某个项目上抓住机遇,发了大财,这实际上是风险收入或胆识收入。
(2)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实现和保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属于主体地位。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因而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不属于按劳分配。题目的观点是错误的。
7. 有商品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
【答案】这一论断不完全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1)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方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全部或大部分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所以,有商品济就有市场是正确的。
(2)市场经济是指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运行机制。商品经济成分发展,劳动产品和生产要素都成为商品,成为买卖对象。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的作用覆盖全社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所以,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笼统地说,有市场就有
市场经济是不正确的。
8. 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因此,它不应该参加社会主义分配。
【答案】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1)生产要素是指十地、资本、劳动力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这就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分配的一种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前提下允许各种分配形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虽然不属于按劳分配,但是它可以参加社会主义分配。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的作用和优势,促进经济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三、简答题
9.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答案】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内在的经济属性,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具有以下特征:
(1)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主体的一切经济往来,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
(2)独立的企业制度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不论属于何种所有制,也不论规模大小、技术水平高低,都要具有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应有的自主权。
(3)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按价值规律运行。
(4)经济手段是政府的主要调控手段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而应通过指导性计划、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
(5)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一切经营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法律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和保证。
1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针。
【答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针具体表现为: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才能有可靠的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②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