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阻滞中使用局麻药时不正确的是()。 决定硬膜外阻滞范围的最主要因素是麻醉药的容量。 决定阻滞深度和作用持续时间的是局麻药的浓度。 临床上常将短效和长效局麻药混合使用。 给药顺序为试验剂量→诱导剂量→追加剂量。 追加剂量一般为诱导剂量的1/2~1/3。
根尖脓肿与骨膜下脓肿鉴别点是() 疼痛程度不同。 脓肿部位不同。 牙髓有无活力。 松动度的有无。 扪诊有无波动感。
患者,女性,45岁,因全身大面积烧伤6小时入院,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中毒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该患者的补液量是否充足,简单而可靠的指标是() A.呼吸。 血压。 脉搏。 尿量。 精神状态。
有关蛛网膜下腔阻滞常用局麻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普鲁卡因起效时间1~5min,一般常用5%普鲁卡因。 丁卡因重比重液的标准配方是1%丁卡因1ml+10%葡萄糖及3%麻黄碱各1ml。 利多卡因的缺点是易弥散,导致麻醉平面不易控制。 布比卡因是目前蛛网膜下腔阻滞最常用的药物。 布比卡因常用浓度为0.5%~0.75%,起效比普鲁卡因快,可维持2~2.5h。
破伤风的治疗措施和原则中,不包括()。 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 物理降温。 控制和解除痉挛。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治并发症。
右前斜位,服钡检查示中下段食管有局限性压迹和移位,此征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