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694新闻理论与新闻史之西方新闻事业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星法庭

【答案】星法庭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出版法庭,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的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该法庭完全为封建王朝压制言论服务。1586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出版法庭命令”,即著名的“星法院法令”,该法令的内容包括:①全体印刷商的印刷机必须在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登记; ②伦敦市外,除了牛津与剑桥大学,一律禁止印刷; ③除非教会同意,不再允许新的出版商登记; ④特许制的各项规定; ⑤印刷任何刊物均须事前申请许可,否则处以罚款或者坐牢处分; ⑥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对非法秘密出版物和印刷机有搜索、扣押、没收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利; ⑦出版商的学徒不得超过3人,但牛津与剑桥大学的印刷商各限有一名学徒。在“星法院法令”颁布后的54年间,星法庭成为英国出版自由的最大栓桔。后来克伦威尔专政、查理二世复辟时期都将此法作为出版管理的基础。1641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下,“星法院”和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才被正式取消,英国报业第一次获得出版自由。

2. 电脑辅助新闻学

【答案】整个新闻界在互联网介入下出现了电脑辅助新闻学,简称CAJ 。所谓电脑辅助新闻学,主要便是借助在线服务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的环球网等进行新闻采集,借助公共或私有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3. “联环同盟”协定

【答案】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协定确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

4. 默多克

【答案】默多克是国际传媒大亨,他从澳大利亚办报起家,目前已控制澳大利亚2/3的报纸,拥有澳大利亚新闻有限公司。20世纪60年代收购英国的《世界新闻》和《太阳报》,70年代购入美国《圣安东尼奥新闻》、《纽约邮报》、《波士顿先驱报》,1979年成立新闻集团,进入全球业务拓展的重要阶段。1981年收购英国《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以及哈拍·柯林斯出版社,控制了英国30%的报纸发行量,还拥有英国天空广播公司40w0的股份和路透社的部分股

权。1985年收购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后,1987年组建全美第四大电视网一一福克斯广播公司(FBC )。到20世纪90年代,新闻集团的业务已地跨澳、美、欧、非,在卫星电视领域形成霸主地位。90年代中后期聚焦亚洲传媒市场,STAR 成为其辐射亚洲媒体市场的重要平台。目前,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传媒集团之一。

5. 文化帝国主义

【答案】文化帝国主义又称媒介帝国主义(mediaimperialism ),是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赫伯特·席勒的《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和《传播和文化统治》,他描述了美国的媒介产品对其他资本卞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入侵”。文化帝国主义有三个特点:

①它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来进行扩张;

②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来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

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所以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来实现的。

6. 《官版·巴达维亚新闻》

【答案】《官版·巴达维亚新闻》是日本出版的最甲一的日文报纸,1862年1月由官方“洋书调所”的工作人员竖川三之桥和万屋兵四郎印刷发行,先后印发了23卷。“新闻”一词系日文“报纸”的意思。此报翻译自在荷属印尼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出版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机关报《爪吐新闻》,以《巴达维亚新闻》为名公开发行,因系官办,故冠以“官版”二字。报纸形式、印刷手段还很落后,曾使用过荷兰人于1849年赠送给幕府的一台手摇印刷机。

7. KDKA 广播电台

【答案】KDKA 广播电台位于美国匹兹堡,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0年11月由西屋电器公司创办,开办当天就播报了哈定和考克斯竞选总统的新闻,被认为是美国和世界广播事业的开端,从此广播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台至今仍在播音。但后来纽约的大广播网己经使得KDKA 及其他早期电台的影响越来越来小了。

二、简答题

8. 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网络新闻媒体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答案】随着网络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它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也日渐激烈。经过近几年的讨论与实践,学界和业界越来越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网络媒体有优势也有不足。

(1)从网络传播技术的角度看,网络媒体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传播迅速及时。互联网的触角已几乎延伸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在网上的流通已经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为快捷。而且,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可以随时更新,这就把网

络传播的时效性发挥到了极致。

②全球传播。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任何国家的任何用户的观点,通过网络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只要这些信息具有足够的价值或吸引力,就可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③海量信息。由于互联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数据库,使网上的信息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相对于传统媒体有限的信息量来说,可以说是“海量”的。

④多媒体化。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上,综合多种媒体形式,实现了信息传输的多媒体化。所谓多媒体,就是指数据、文本、声音以及各种图像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媒体能对包括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在内的各种信息做数字化处理,从而使网络兼具多种媒体优势。

⑤渠道开放。从技术上说,网络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信息空间,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表达意见。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这或许是网络最具革命性的挑战。正是网络传播的渠道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发布的垄断,让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上的传播者。

③交互性强。在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众是截然分开的两种角色,前者主动地传播信息,后者被动地接受信息。即使传者要与受众进行双向交流,也只能极其有限地体现在“编读往来”、听众热线、现场直播等形式中。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用户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拉出信息,还可以通过在线聊天、BBS 、网上论坛及时发送反馈意见,并且会引发更多信息反馈,从而形成强烈的网上意见市场。

⑦检索方便。网络媒体在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的同时,由于信息量巨大,海量信息能够得到长久的贮存,加上多媒体文本以超链接的方式加以组织,具有检索方便的突出特点。通过超链接,或者通过搜索引擎,人们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方便地从信息海洋中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有关信息,有助于人们更深刻、更全面、更完整地把握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现实意义。

(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传播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承载过量。虽然互联网络理论上可以容纳无穷无尽的信息,但由于信息是通过互联网上的站点来连接和传输,再加上承载信息的电缆、光缆又总是存在着信息容量的限制,必然使整个网站难以承载无法计数的信息流量。即使网络传输畅通无阻,日积月累起来的信息,从四面八方会聚在一起的新闻报道,往往让用户掉进信息的汪洋大海。要从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还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智。

②新闻公信力低。网络新闻传播的渠道开放,非正规新闻机构及自由写手涌现,新闻失实频发。在为人们提供新闻言论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新闻的公信力。

③技术依赖性强。网络传播具有高度的技术依赖性。首先是对电力的依赖,其次是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依赖,再次是对应用技术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