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题库>心内膜炎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39岁,“发热伴右上肢疼痛1周”入院。入院查体:Bp120/72mmHg,体温40℃,心脏和两肺查体未见异常,脾稍大,在手、足背皮肤有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部分淤点成群,甲床下线状出血,右上肢触痛明显,右桡动脉搏动消失。入院后体温39~40℃,持续1周左右,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手掌和足底改变考虑最可能是()

A . A.Janeway
B . B.痛风性结节
C . C.Osler小结
D . D.过敏性紫癜
E . E.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5岁。性功能减退2年,视力下降6月。既往体健。体检:神清,皮肤细腻,毛发稀疏。视力左眼0.3,右眼0.5,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5mm,对光反射稍迟钝,双颞侧偏盲,双眼底视神经乳头原发性萎缩,余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关于鞍区周围的神经血管间隙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视交叉前间隙为间隙1。 视交叉后间隙为间隙2。 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为间隙2。 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为间隙3。 颈内动脉外侧间隙为间隙3。 终板池间隙为间隙4。 最早提出要按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确定药量的本草著作是()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 《本草经集注》。 《证类本草》。 《本草衍义》。 洋金花研末吞服的剂量是() 0.03~0.06g。 0.06~0.1g。 0.3~0.6g。 0.6~1.0g。 1.0~1.5g。 川贝母研末冲服的剂量是() 0.1~0.5g。 0.6~0.9g。 1~1.5g。 3~5g。 5~10g。 患者男,19岁。因皮肤淤斑、淤点伴血尿4d急诊入院。既往史:2年前食用海鲜后出现全身淤斑,外院诊断为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经治疗后好转。4d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全身皮肤淤斑、淤点伴血尿。体格检查:T37.1℃,P91次/min,R20次/min,BP120/63mmHg。意识清醒,口唇无发绀,四肢暗红色皮疹,对称分布,突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提示:血常规示WBC11.0×109/L,中性粒细胞0.75,Hb120g/L,PLT148×109/L,尿常规示PRO(++)、BLD(++++),肾功能、凝血功能基本正常。目前主要考虑的诊断有() A.急性肾小球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单纯型)。 尿路感染。 过敏性紫癜(腹型)。 患者男,39岁,“发热伴右上肢疼痛1周”入院。入院查体:Bp120/72mmHg,体温40℃,心脏和两肺查体未见异常,脾稍大,在手、足背皮肤有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部分淤点成群,甲床下线状出血,右上肢触痛明显,右桡动脉搏动消失。入院后体温39~40℃,持续1周左右,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手掌和足底改变考虑最可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